1、阴虚——忌辛燥,宜菊花、梨。症状:手足潮热汗出、心烦、口舌生疮。
2、阳虚——忌生冷(虾蟹)宜羊肉、阿胶。症状:畏寒怕冷、腹泻、乏力、精神不振。
3、气虚——山药、阿胶、茯苓、薏米。症状:四肢乏力、容易困倦、食欲不振。
4、血虚——避免辛燥,宜红豆、阿胶、红衣花生、红枣。症状:面色无光、心慌、月经不调。
气虚症
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 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 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
- 肾气虚者:遗精、夜尿多。
- 脾气虚者: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
阴虚症
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
- 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 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 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阳虚症
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 脾阳虚症: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 肾阳虚症: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痿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消失。
- 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血虚症
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 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 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五脏用药
1、肝
- 补肝阴:山萸、枸杞子、地黄、五味子、首乌、阿胶、沙苑蒺藜、白芍。
- 敛肝气:枣仁、乌梅、木瓜、龙骨。
- 疏肝气:柴胡、香附、木香、佛手。
- 破肝气:三棱、枳实、青皮。
- 散肝风:钩藤、桑叶、菊花、薄荷。
- 泻肝经湿热:龙胆草、连翘、土茯苓。
- 散肝热:草决明、夏枯草、野菊花、青蒿。
- 凉肝血:生地、赤芍、紫草、侧柏叶、白茅根、怀化、丹皮,熊胆。
- 破肝血:桃仁、莪术、五灵脂、血竭、鳖甲、归尾、益母草。
2、心
- 补心气:龙眼肉、茯神、五味子。
- 补心血:生地、当归、丹参、柏子仁、五味子、枣仁。
- 泻心热:黄连、木通、灯心、连翘、竹叶。
- 凉心血:犀角、生地、紫草、射干。
- 通心气:菖蒲、远志、安息香,顺手香。
- 祛心寒:桂心、元胡。
- 镇心怯:朱砂、珍珠、代赭石。
- 安神:龙齿、朱茯神。
3、脾
- 补脾:白术、大枣、山药、党参、炙草。
- 健脾:白寇、肉豆蔻、砂仁。
- 醒脾:木香、藿香、菖蒲、红豆蔻,砂仁。
- 温脾:干姜、附子、益智仁、草果、胡椒。
- 消脾气:山楂、神曲、枳壳、陈皮。
- 散脾湿:防风、苍术、厚朴。
- 燥脾湿:白术、苍术、红豆蔻、伏龙肝、川椒、陈皮、蛇床子。
- 渗脾湿:茯苓、芡实、扁豆、山药。
- 升提中气:升麻、柴胡、煨葛根。
4、肺
- 补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
- 补肺气:人参、黄芪、山药。
- 降肺气:旋复花、杏仁、苏子、马兜铃、葶苈子。
- 敛肺气:五味子、乌梅、诃子、粟壳。
- 散肺寒:麻黄、紫苏、生姜、青葱、丁香。
- 清肺热:石膏、贝母、知母、黄芩、沙参、天冬、麦冬、地骨皮。
5、肾
- 滋肾阴:熟地、阿胶、龟板、女贞子、枸杞子、首乌、桑椹子、核桃肉。
- 温肾阳:菟丝子、巴戟、肉苁蓉、锁阳、鹿胶、狗脊、海狗肾。
- 补命火:附子、肉桂、仙茅、胡芦巴、淫羊霍、蛤蚧、雄蚕蛾、补骨脂。
- 固肾: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诃子、五味子、龙骨。
- 泻肾火:知母、黄柏、丹皮、生地。
- 泻肾湿:土茯苓、苦参、防己、木瓜。
五脏用药歌诀
1、心经用药歌 助阳桂附与细辛,泻火黄连栀子心,龙眼熟地补心血,生地胶冬养心阴,人参五味益心气,朱砂琥珀安心神,通窍菖蒲苏合香,豁痰牛黄竹沥临,欲化瘀阻急性子,桃仁川芎与丹参。
2、肝经用药歌 羚角钩丁熄肝风,镇肝赭石与决明,龙胆芦荟泻肝火,滋养肝血首乌贞,柴胡郁金疏肝郁,柔肝止痛归芍灵,香附青皮理肝气,丹皮姜黄血瘀通。
3、脾经用药歌 脾气不足参术山,导滞枳实厚朴添,温脾干姜吴茱萸,中阳衰微姜附安,升清升麻与荷叶,清泻大黄与黄连,湿盛苍术薏苡苓,醒脾藿蔻与佩兰。
4、肺经用药歌 麻杏紫苏散风寒,清肺黄芩地骨前。葶苈白前泻肺饮,干姜细辛化寒痰,杷叶瓜蒌肃肺气,款冬紫菀润肺全,参芷五味益肺气,沙参二冬肺阴添,热痰贝母天花粉,敛肺百合银杏安。
5、肾经用药歌 助阳肉桂与附子,益火之源消阴翳,黄柏知母泻肾火,壮水之主益精液,五味蛤蚧纳肾气,壮阳起痿问肭脐,阳起石与淫羊藿,菟丝潼蒺盐巴戟,金樱锁阳固精关,枸杞熟地精血添,强筋健骨壮腰膝,鹿茸龟板补骨脂。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孟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阴、阳、气、血,对照一下你到底是哪里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