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小琳,刚刚交往的男友向她透露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小琳对此并不担心,因为她有乙肝抗体。然而,当她的母亲得知此事后,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坚决反对他们继续交往,担心乙肝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甚至遗传给后代。
小琳在母亲的影响下开始动摇,于是来到医院咨询专家,希望能得到专业的建议。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古维立主任医师表示,门诊中经常遇到这类问题,大众对乙肝存在很多误解。例如,将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肝患者等同,以及认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会被传染等。
针对小琳的情况,古维立主任医师详细解答了她的三个疑问。
(1)乙肝病毒携带者等于乙肝患者吗?
古维立主任医师解释,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根据数据,我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2800万是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等同于乙肝患者。两者的区别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且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而乙肝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且正在发病,表现出肝脏在受损状态。
(2)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会被传染吗?
很多人认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会被传染。但古维立主任医师指出,乙肝、丙肝、丁肝都属于血液传播性疾病,并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与乙肝病人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接触,包括一起吃饭,并不会被传染。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所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尤其是结婚成家,家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防万一。
(3)乙肝病毒携带者会遗传给后代吗?
古维立主任医师强调,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不会遗传。虽然乙肝在国内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但父婴传播的几率很小。男性乙肝精子携带者的可能性也很小,多数父婴传播是由于父亲在照顾婴儿时不注意造成的。
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准备要孩子时,选择有经验的妇产科医生进行产前检查、孕期管理及分娩。孩子一出生就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母婴阻断成功率可以接近100%。
尽管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基本正常,仍需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乙肝五项常规检查、肝功能和腹部彩超,以了解疾病情况。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戒烟戒酒,适量运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男朋友有乙肝病毒,和他吃饭会被传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