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医疗中,患者经常描述诸如“小便时有刺痛,感觉总是拉不干净,刚刚尿完又想尿,还很急”等症状,我们医生称之为尿路刺激症,这是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医学知识。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尿路排尿将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尿路以膀胱为界分为上尿路和下尿路,上尿路包括双肾、输尿管;下尿路包括膀胱、尿道。
尿路感染(UTI,又称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通常大众所说的尿路感染是指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成年女性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比例约8:1。
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是肾盂肾炎、输尿管炎,后者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按临床有无症状分类,分为有症状尿路感染和无症状尿路感染。按有无尿路异常分类,分为单纯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按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分类,尿路感染可分为孤立(散发)感染和反复发作性感染。
尿路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病原菌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甚至淋巴道感染的途径侵袭人体,并突破机体的防御后而引起机体发病。基本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易感因素如尿路梗阻、功能性尿路梗阻、妊娠、机体免疫力低下、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女性生理结构特点、男性包茎、包皮过长、性生活、服用避孕药、医源性因素、遗传因素等。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尿路刺激症多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等。有的患者可有肉眼血尿、腰痛等局部症状,也可同时存在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
尿路感染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尿常规检查、尿细菌培养、硝酸盐还原试验、白细胞酯酶试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注意休息,多饮水,以及足量、足疗程地应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性治疗,并及时去除诱发因素。
尿路感染如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并发症很少,但伴有糖尿病和存在复杂因素的肾盂肾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肾盂肾炎并发感染性肾结石、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
非复杂性急性尿路感染经抗菌等治疗后,90%可治愈,约10%可转为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低,也容易复发,除非纠正了尿路解剖或功能的异常,否则极难治愈。
预防措施包括坚持多饮水,注意阴部清洁,尽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生素可延迟尿感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及冲洗,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菌药作预防。膀胱-输尿管反流者,需“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
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建议到泌尿外科就诊,必要时可寻求肾内科或妇科医生的帮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作医学科普学习,不做临床医疗使用。如果患有相关病症,请尽快到医院诊治。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什么是尿路感染?分类与治疗?早期足量足疗程可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