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米孟宁 2024-12-13 食疗养生 476 次浏览 0个评论

李同学,一个电脑迷,放暑假后更是长时间沉浸在电脑前。最近,他发现右手腕背侧有个凸起的肿块,触感坚硬,并伴有疼痛感。

由于被电脑问题困扰,他打算解决这个“新问题”。网上搜索,他发现手腕部是骨肿瘤的高发区域,恶性病例亦不少。这使他惊出一身冷汗,再无心继续玩电脑。他向父母求助,但父母也未能提供有效的网上解决方案,决定还是带他去医院。

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手腕背侧的凸起肿块,究竟是什么?

医生经过询问和触摸后,申请了X光检查,结果显示骨头并无问题,并告诉他不是骨肿瘤,应该是腱鞘囊肿。为了缓解他们的疑虑,医生又进行了腕部MRI检查,最终确诊是腱鞘囊肿,排除了骨肿瘤的可能。

许多人会询问身上的“包块”是否为肿瘤,但检查后多数都不是真正的肿瘤,只是一些骨性突起或类似肿瘤的肿块。当然,其中确实有一些是真正的肿瘤。

那么,突起、肿块、肿瘤各是什么?

每个人体内都有大约206块骨头(部分人的数量可能有所不同),这些骨头与肌腱、韧带等结构相连,形成隆起的部分,这就是突起。与其他骨头形成关节或联接的部分也可表现为突起。

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第7颈椎解剖图,其棘突特别长,在后颈部容易摸到

突起通常是正常的解剖结构。一些较为表浅且容易摸到的突起,如胸骨角、剑突、髂前上棘、髂后上棘、第七颈椎棘突、肩峰、肩胛下角等,都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帮助医生进行定位诊断。

然而,某些人的“骨性标志”可能特别粗大,甚至可能比其他人多长几块骨头,这属于“变异”,与“有病”还有所区别。

肿块通常是指体表或体内可以被摸到(或观察到)的团块状病变;而肿瘤则是指细胞变异后不断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块与肿瘤都属于“病态”,即都表示“有病”了,两者之间有交叉,但并不能完全等同。

换一句话说:肿块很可能是肿瘤,但并不都是肿瘤;而肿瘤虽然多数表现为肿块,但也未必一定表现为肿块。

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肝囊肿,并不是肿瘤

囊肿、血肿、肉芽组织增殖等,都不是肿瘤,但通常表现为肿块。在前面的病例中,小李的腕部所摸到的腱鞘囊肿,就表现为肿块,但并不是肿瘤。

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与前图相似,但却是真肿瘤(囊腺瘤)

大多数的肿瘤表现为肿块,可为实性肿块,也可为囊性肿块,还有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但也有一些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可能无法摸到肿块,需要通过血液检查甚至骨髓穿刺才能确诊。

那么,如何鉴别粗大的突起、肿块或肿瘤呢?

对于专业医生来说,熟悉正常的解剖和常见变异是基础技能。许多日常咨询,通过简单的体格检查,就可以做出判断。然而,也要警惕“经验主义”造成的疏忽。

对于普通民众,当发现突起时,既不必过于紧张,也不能随意忽视。特别是当突起特别粗大、伴有疼痛不适,或短期内有变化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那么,如何获得专业、权威性的结论呢?当然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将肉眼看不到的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诊断和鉴别才不会误入歧途。

此外,在影像引导下的病理活检,对于肿瘤性病变的鉴别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X线摄片检查是首选,因为它对骨性病变的观察较为满意,且整体观最佳。CT检查能提供更为清晰的骨质结构细节,诊断符合率更高,常在X线摄片难以诊断时作为后续手段。而MRI检查最适于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的观察,如果临床诊断指向这些部位,可直接选择MRI检查,更为准确快捷。

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MRI检查示大腿肿块为肌间慢性血肿

对于小李的腱鞘囊肿,它好发于腕部的背侧或掌侧、足踝部等处,多为长期、过度摩擦关节,造成肌腱、腱鞘的损伤和炎症所致。临床表现为较硬的软组织肿块,可伴有疼痛,影响关节活动。

由于腱鞘囊肿并非来源于骨,所以在X线及CT片上往往难以见到明确的影像,选择MRI检查是合适的。但为了排除骨肿瘤的诊断,首选X线摄片也是可行的,两者结合,诊断更为明确。

最后,送大家一个“彩蛋”,几句顺口溜:“骨头长突起,原因不单一;影像可鉴别,无须干着急。肿瘤与肿块,不宜划等同;百度含糟粕,影像可建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摸到硬块就是肿瘤?也许,但不一定!请专家教你如何得到权威解答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