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是每位孕妈必经之路,但具体检查项目和安排却让许多新手妈妈感到困惑。为此,我精心整理了一份产检攻略,希望能为孕妈们提供清晰的指引。
第1次产检(6-12周)
主要检查项目:血常规和B超。目的是确认宫内怀孕,并检查HCG和孕酮数值是否正常,需空腹并憋尿。
第2次产检(12周)
项目:NT检查和常规七项,需空腹。此次检查旨在早期诊断染色体疾病和胎儿异常。检查后,记得在社区建档并领取母子健康档案本。
第3次产检(16周)
项目:唐筛和常规七项,需空腹。通过化验血液结合孕龄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如有高风险,可进行羊水穿刺检查。
第4次产检(20周)
项目:四维排畸和常规检查,无需空腹。通过彩超观察胎儿器官结构,排查先天异常。
第5次产检(24周)
项目:糖耐,需空腹并建议家人陪同。通过测血糖,排查妊娠期糖尿病。孕妈需饮用葡萄糖水并分三次抽血检测,过程中可能会有不适感,家人的陪伴能给予更多支持。
第6次产检(28周)
项目:乙肝抗原、骨盆测量和胎位检查,无需空腹。关注准妈妈是否携带乙肝病毒或已感染乙肝。
第7次产检(30周)
项目:胎心监测和下肢水肿检查,无需空腹。此时胎儿已稳定,进行常规监测和评估。
第8次产检(32周)
项目:胎心监测和常规检查,无需空腹。持续监测胎儿状态,确保母子健康。
第9次产检(34周)
项目:胎心监测、常规检查和胎儿体重评估,无需空腹。此时胎儿体重增长迅速,需关注体重变化。
第10次产检(36周)
项目:胎心监测、胎位检查和常规检查,无需空腹。临近预产期,关注胎位和胎儿状态。
第11-14次产检(37-40周每周检查)
项目:胎心监测、胎位检查和心电图。此时需每周检查,确保胎儿和母体的最佳状态,同时准备分娩。
如何看懂B超单?
B超单上的信息众多,但以下几点需重点关注:
- BPD(双顶径):反映胎儿头部大小,用于判断是否能顺利分娩。
- FL(股骨长):胎儿大腿骨长度,与BPD结合可推算胎儿体重。
- HC(头围)和AC(腹围):评估胎儿大小,推测发育状况。
- CRL(头臂长):孕早期预测预产期的指标。
- HL(肱骨长):孕早期胎儿上臂骨长度,随孕期增长。
- AMN(羊水)和AFI(羊水指数):反映羊水状态,维持胎儿生命。
- GP(胎盘分级):孕晚期开始评估胎盘状态,判断胎儿安全。
孕检注意事项
1. 证件齐全:母子健康档案、医保卡和历次产检结果。
2. 提前了解:每次产检前询问医生下次时间和项目,确保空腹需求。
3. 有人陪同:孕检流程多,排队等候时间长,建议有人陪伴。
4. 舒适穿着:方便脱下的衣物,便于产检时检查。
通过这份全面的产检攻略,相信每位孕妈都能轻松应对产检,安心迎接小生命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孕期产检都有哪些项目?超全孕期产检表,教你看懂B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