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冰帽、拉拉裤等物品进行降温,实际上只会降低局部温度,而发烧是全身性的,这种局部降温方法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冻伤皮肤,特别是对于孩子而言更是风险重重。
然而,当前药物短缺的情况下,若孩子发烧且家中无药,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若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可让其多休息,并尝试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但请注意,物理降温并非退烧,且使用不当可能适得其反。因此,采用正确方法至关重要,且效果因人而异。
在没有退烧药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 多喝水:尤其是多喝温开水,有助于身体散热。
- 洗温水澡:适当的水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人感到舒适。但务必注意避免水温过热,以免妨碍正常散热,特别是对孩子要小心烫伤。
- 适当减少衣物和调低空调温度:但不可骤然减少过多衣物或过低调节温度,以免孩子受凉。
- 用毛巾冷敷:用冷水将毛巾浸湿后冷敷,但时间不宜过长,且不可在同一部位持续冷敷,应全身各处移动,进行均匀冷敷。
再次强调,发烧是免疫系统与疾病斗争的表现,无论是吃退烧药还是物理降温,目的都是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而非将体温降至正常。因此,无需一发烧就急于退烧,也不会因此烧坏孩子的脑子。
以下是一些降温时绝对不可采用的方法:
- 捂汗:这不仅不利于散热,反而可能导致体温快速上升,使孩子更加不适。特别是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捂汗可能导致捂热综合征,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 冲冷水澡:这与冰敷效果相似,且对皮肤刺激更大,孩子尤其不宜使用。
- 用酒精擦浴: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对孩子来说,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无论家中是否有退烧药,都应立即送往医院:
- 3个月以内或2岁以内的孩子发烧超过24小时;
- 2岁以上的孩子发烧超过3天;
- 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嗜睡、昏睡、拒绝进食,或口唇发紫等情况。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两点:
- 不要恐慌:当前情况下,很容易因恐慌而采取不当措施或轻信谣言。在身体没有出现症状的情况下,乱吃药可能导致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反而带来更大的风险,如肝损伤。
- 不要滥用维生素预防:虽然维生素C确实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尿路结石、尿酸升高、痛风等问题。
要预防感染,最好的方法是做好个人防护,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不幸感染,也无需恐慌,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症治疗,很快就会康复。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孩子发烧,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买不到怎么办?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