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居然是尿毒症?这怎么可能!"老王一脸难以置信地喊道。
老王今年45岁,曾是公司的项目经理,多年来经常奔波于各个建筑工地,饮食起居不规律是家常便饭。由于公司发展迅速,老王被领导看重,负责了众多项目,赚了不少钱。然而,有一天,老王发现自己身体有些不对劲。
当时35出头,老王发现自己的尿液很黄很臭,以为是喝水少,也没太在意。公司体检时,尿常规异常,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老王患有慢性肾炎。想着自己不痛不痒,又年轻,所以就没太在意。最近,老王浑身乏力,再次去医院检查,结果却让他惊呆了——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尿毒症。
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难道就没有明显的感知吗?实际上,这是因为人体强大的代偿作用。肾脏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的工作能力都非常强大,只有当肾单位损伤过半,才会出现肌酐升高。因此,出现不适后,很多都是晚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一点害人不浅。
当然,大部分人对肾脏功能不了解,以为只有腰疼才是肾脏可能出问题,其实不是的。腰膝酸软、下肢水肿、甚至血尿、带泡沫都是肾脏不好的体现。肾脏是处理身体毒素与代谢废物的,所以工作压力较大,长期与代谢废物接触,难免自身受到损害。
尿毒症就是肾脏功能的衰竭,人体无法再进行排毒代谢,会出现“中毒”类似的一些症状。肾病的前期较为隐匿,所谓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很多人来说只存在理论上。肾病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早期表现在身体上,多为泡沫尿、下肢轻微浮肿、蛋白尿弱阳性等临床症状。
尿毒症不是一种急性疾病,前期的症状表现为各种肾病,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等。有了肾病千万不能拖,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肾脏负担过重,拖延成尿毒症等。根据我国的统计数据,全国大约有1亿人有肾脏方面的疾病,非常可怕。
尿毒症的发病过程,由以下几点:
- 早期:肾脏各功能正常,但是通过检查,会发现尿蛋白、血尿等症状,此时进行治疗,治愈率极高,省时省力,最主要的是省钱!
- 中期:血肌酐升高,多属于慢性肾病,肾小球过滤出现问题,由于代偿作用强大,患者依旧感觉不到很严重的症状,有的中期以后发展迅速,也会出现各种不适的并发症,此时并不是无药可救,积极治疗,可以防止病情恶化。
- 晚期:肾功能严重异常,开始出现浑身难受无力、头晕贫血等症状,也就到了肾病的晚期,尿毒症的阶段。患者此时血肌酐明显升高,有的还会出现恶心、水肿、皮肤瘙痒等症状,因为肾脏关系着全身的代谢,所以人体的感受就是浑身难受。只能依靠透析,等待换肾。
前期肾病预防的关键,要小心“一黑”、“两臭”:
- 一黑:有接触过尿毒症患者的人不难发现,他们的脸色比较“灰暗”,甚至显得特别污秽,这不是他们不洗脸所致,因为尿毒症影响着人体毒素的排出,损害的人体内分泌功能,代谢废物长期的积累,毒素会刺激皮肤形成黑色素,经过沉积,肤色就比较黑。
- 嘴巴气味难闻:中医认为,大部分的口臭都是口腔问题导致的,但是有20%左右是因为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的。其中肾脏又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肾脏代谢功能差,不能及时将身体的代谢废物排出,那患者就会出现明显的口臭。
- 尿液味道极重:一般情况下尿液颜色呈现淡黄色,并且非常清澈,但是尿路感染等患者,就会因为脓性分泌物,导致各种小便颜色异常,甚至尿液泡沫量很多,尿味很重。
如果肾脏出现问题,肾小球与肾小管的过滤出现问题,肾脏过滤功能受损,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就会增加,臭味来源就是尿液中的氨的量增加,导致浓缩后,尿液异味很重。除了以上的情况要注意,我们之前说的水肿、尿液带血等更要注意,警惕肾脏是否出了状况,早发现,早根治。
要养成良好习惯,杜绝“尿毒症”来袭。不良习惯包括:长期熬夜工作,玩手机,过度疲劳;经常点外卖,不拒绝各类油炸、高蛋白食物,并且喜欢吃咸、辣的食品;滥用药物;不爱喝水;抽烟喝酒,大鱼大肉。
特别提醒:肾脏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吃以下几种水果:杨桃、富含钾的水果如香蕉、橙子、杏子等。建议吃点桑葚,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除了养成良好习惯,如何才能远离尿毒症呢?首先,要定期检查,提前发现肾脏有问题,也不用担心治疗问题。其次,饮食养护,尽量保持合理的膳食,控制好量,均衡饮食。
总结:要管住嘴,迈开腿,生活规律,创造良好的身体内循环,远离慢性疾病困扰。有问题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嘱咐,长此以往,远离疾病概率更高,自然长寿。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尿毒症就是“拖延症”?医生:身上“1黑2臭”,可能是肾脏在呼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