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数值低
这可能是贫血的信号,患者可能上楼时会感到气喘吁吁,脸色蜡黄。
红细胞数值高
这可能会导致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白细胞数值低
身体抵抗力可能下降,容易感冒或皮肤感染。
白细胞数值高
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白细胞数量过高,可能与血液病有关,应及时就医。
血小板数值低
血小板减少可能暗示着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或疾病。
血小板数值高
血小板增多可能与骨髓增生性疾病有关。

总胆固醇低
可能暗示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或营养不良。
总胆固醇高
这可能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或与各种高脂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类脂性肾病、糖尿病等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
可能与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等有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进入动脉壁细胞,过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风险;或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减、肾病综合征、肥胖等相关。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
多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骨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等。
谷草转氨酶高
可能与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相关;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也可能升高。
白细胞数值高
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白细胞数量过高,可能与血液病有关,应及时就医。
碱性磷酸酶低
可能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有关。
碱性磷酸酶高
可能与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有关。

01、增生:大多不会癌变
增生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多数良性增生不会致命。
02、结节:突然变化要警惕
结节在以下两种情况时需要定期检查:
① 身上的结节在短期内大小、形状、颜色有较大的变化,或突然破溃;
②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
03、包块:不疼的更危险

无痛无感的包块尤其需要警惕,中老年人在体检中发现包块时,应及时治疗。
04、囊肿:九成不会恶变
体检中最常见的是肝囊肿,它是肝脏的一种良性疾病。大部分肝囊肿患者无需过分担心,但需定期随访,每年进行1-2次B超检查。
05、息肉:要看部位和大小

体检中发现的息肉多为胆囊息肉。
5mm以下的胆囊息肉多为无关紧要的胆固醇息肉。
5mm以上则可能是相对危险的腺瘤息肉,需要定期复查。
如果体检发现胃息肉、结直肠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请遵医嘱。
1. 过度空腹

如空腹时间达到18小时以上,某些检验结果可能会异常,如血清胆红素可能因空腹时间增长而增加,血糖可能因空腹时间过长而降低。
正确做法
抽血前一天晚上,饮食宜清淡,避免饮酒;饭后避免饮用咖啡、浓茶。
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避免早锻炼。
2. 太晚抽血
太晚进行血液检测可能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检测值失真。
正确做法
体检化验宜在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2:00。
3. 情绪波动

紧张、情绪激动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
正确做法
体检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来回走动、吃冷饮或吸烟等。
4. 剧烈运动
运动会导致血液、体液成分的变化,即使是轻度活动也可能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正确做法
体检前两天避免剧烈运动。
5. 油腻饮食
查血脂需空腹12小时后进行,一般晚餐后,除饮水外,不应进食其他食物。
正确做法
受检者应在受检前3天内减少或避免高脂食品的摄入,避免饮酒。
6. 生理期

女性在月经期前后不宜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7. 盲目停药
采血需空腹,但慢性病患者的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患者在清晨需服用降压药,如果突然停药或推迟服药,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发生危险。
正确做法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完降压药后,再接受体检。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体检报告上的这些术语,原来暗示着这些病!3分钟教你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