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发黄、结痂?伴有这些情况的一定要小心,可能是疾病信号

内裤发黄、结痂?伴有这些情况的一定要小心,可能是疾病信号

滕浩景 2024-12-14 家庭养生 664 次浏览 0个评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明明自己每天都勤换内裤、勤洗私处,但在工作忙碌了一天后,内裤上总有点脏脏的,甚至还会结成硬块,有的还会发黄……看上去一点也不干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内裤穿着穿着就变黄,一方面可能是尿液残留,尿液里有尿色素,如果小便后没有擦拭干净,就可能将内裤染成黄色;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少量的大便沾染导致;此外,若是有结痂还可能是阴道分泌物干涸所致。

关于内裤上的分泌物,通常也叫做“白带”,一部分是由子宫颈腺体分泌的;一部分来自阴道壁;还有很少一部分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阴道口两旁的大腺体分泌的。在白带正常的情况下,有四个特点,即:色:乳白色或是无色、透明;味:略带腥味或无味;质地:絮状、带有黏性的液体;量:量少。但在排卵期或孕期,由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白带分泌量增加;排卵期过后就进入黄体期,这时孕激素增加,白带有所减少。满足以上条件时,白带流到内裤上,一段时间后干涸后是白色居多或者偏微黄色。这通常不是什么健康问题,或许只是提醒你,内裤脏了,该换内裤了!

相较于正常的白带,若在量、色、质地、气味出现改变,那都是异常的,很有可能是得了妇科病!

  1. 呈豆腐渣样,可能是霉菌性阴道炎:呈白色凝乳状或软膏状,也有呈豆腐渣样的,并伴随有阴部瘙痒、灼热、发红症状,这种情况下得怀疑霉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是由于长期寄生于人体的假丝酵母菌,当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它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炎症。
  2. 呈泡沫状,可能是滴虫阴道炎:常有白色或灰黄色泡沫样稀薄白带,带有异味;严重者有血性白带,并伴随尿痛、尿频、血尿症状。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主要经性交直接传播;或者经由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便器等间接传播。因此平时注重个人卫生很重要!
  3. 脓性白带,可能是宫颈炎:宫颈炎有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之分。急性宫颈炎,通常由细菌、微生物等感染引起,白带呈脓性,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下腹及腰骶部坠痛,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能治愈。慢性宫颈炎,多由非感染因素引起,症状不太明显,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常表现为白带时多时少,有时黄色有时是脓性,有时还伴有外阴痒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4. 血性白带,可能是宫颈息肉:宫颈息肉是由慢性宫颈炎导致的,其大多为良性。较小的宫颈息肉症状不明显;较大的息肉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或接触出血的症状,特别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能发生少量出血。

为了预防妇科病,我们应该:

  1. 正确清洗内裤:女性生殖道构造易遭受感染威胁,而内裤上常有便、经血等众多污染源,60%以上的妇科疾病都和内裤不干净有关。因此,我们日常要做到一天一换洗,每3~6个月就该换新;当天换当天洗,并且最好用手洗,不要用洗衣机洗,尤其是长时间没有清洗过的洗衣机,其细菌含量可能非常高,甚至超标。
  2. 平衡阴道菌群:正常情况下,私处的有益菌占优势,阴道就会有比较完善的防御功能,能很好地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换句话说,增加阴道益生菌,打造良好的内在环境,能保护自己,预防妇科炎症。
  3. 不要盲目用洗液:“洗洗更健康”的观点深入人心,不少女性会专门买一些私处清洁液清洗,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有研究表明,经常使用阴道洗液的女性比不使用的女性,患盆腔感染的几率增加75%!所以,女性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保持卫生干燥,尤其是性生活前后要清洗;在没有疾病或炎症时,不要使用任何洗液;若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酌情使用。
  4. 做一做仰卧起坐:美国《预防》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86%长期做仰卧起坐的女性,妇科病发率比不做该项运动的低55%。因为做屈膝仰卧起坐,能锻炼腹股沟,这个部位有许多毛细血管和穴位,运动能加速血液流动,既能缓解妇科疾病,又能减腹塑身。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内裤发黄、结痂?伴有这些情况的一定要小心,可能是疾病信号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