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如何界定月经量少?
月经周期规律,但经血量明显减少,或经行时间缩短1~2天,经血量亦少,甚至点滴即止,称为“月经量少”,亦称“经水涩少”、“经行不利”等。
二、月经量少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月经量少可分为实证和虚证。虚证由肾气不足或营血亏乏,导致冲任气血不充,血海不盛,血下量少;实证由寒邪内盛、血瘀或痰饮阻塞经脉,胞脉不畅,子宫经血血少,而至经血涩滞量少。
三、月经量少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月经过少者,每次经行血量明显减少不足30ml,或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短,不过1~2天即止,血量很少。一般临床上为了方便,以卫生巾粗略估计。一个经期用到一包卫生巾为正常,少于一包甚至半包者为月经量少,多于一包者,为月经过多。

四、月经量少的辨证分型及调理方法有哪些?
(一)分型包括血虚、肾虚,实证有血瘀、痰湿。
初潮后一直较少为肾虚;久病损伤,身体虚弱,经量有多转少,为血虚;少腹疼痛,经色紫黯为血瘀;形体肥胖,带下量多,舌体胖大,为痰湿。
(二)辨证论治:
1、血虚:症状为经血量少,经色淡红,质稀薄。面色萎黄,心悸气短,经行小腹隐隐作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法为养血调经,方药为滋血汤加减,包括生晒参、山药、白茯苓、川芎、当归、炒白芍、熟地等。
2、肾虚:症状为经行量少,经色黯淡,头晕耳鸣,腰骶酸软冷痛,小腹凉,夜尿多,子宫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法为补肾填精,养血调经,方药为归肾丸加减,包括熟地、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等。
3、血瘀:症状为经血量少,色黯红,夹有小血块,小腹胀痛,经后痛减,或乳房胀痛,腰骶疼痛。舌苔紫黯,有瘀点瘀斑。舌底迂曲怒张。脉沉涩。治法为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方药为桃红四物汤加减,包括炒桃仁、红花、当归、炒白芍、熟地等。
4、痰湿:主症为经血量少,舌淡红,质粘腻或有粘液,形体肥胖,胸脘满闷,倦怠乏力,带下量多。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玄滑。治法为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包括陈皮、茯苓、当归、川芎、香附、枳壳、法半夏、滑石、生甘草等。

五、预后:月经量少,若积极治疗,多能恢复正常。若不调理,持续时间长了,会引起闭经与不孕。
六、月经量少小贴士:
1、贫血者,应积极治疗贫血,纠正后月经量会增多。
2、经期尽量别生气,避免气滞血瘀,导致月经量少。
3、经期别洗凉水澡,以免宫寒加重,寒凝血瘀,月经突然量少。
4、保持良好睡眠,熬夜会耗伤肝肾之阴,肝肾阴不足,胞宫藏血减少,月经量少。
5、服用避孕药期间月经量会减少,停用后,月经量会恢复增多。
6、少食辛辣烧烤,避免上火灼伤肝肾之阴,阴虚血少,或阴虚火旺,月经量少。
(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女士怎么避免月经量少?调理月经,保养卵巢显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