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退烧方法,妈妈们学习学习!

13种退烧方法,妈妈们学习学习!

花梓湟 2024-12-15 果蔬养生 175 次浏览 0个评论

宝宝发烧,很多父母都会担心宝宝“烧坏脑子”、“烧出肺炎”。但实际上,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体温在38.5℃以下,父母无需过于担心,也不必急于吃药。发烧是宝宝生病的一种表现,它本身并不是病,基本不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它只是病情严重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并非宝宝发烧了就要吃药看病,也不是不发烧就万事大吉。

通常情况下,如果宝宝发烧不超过38.5℃,父母可以在家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其原理在于让宝宝的身体快速散热,从而降低体温。对于感冒发烧,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让热量正常散发掉即可,切勿“捂”宝宝。父母要清楚的是:降温并非治病,只是让宝宝感觉更舒服一些。在宝宝没有明显不舒服前,都不必急于降温处理。

以下是5种按摩退烧法

  1. 清肺经:定位在无名指指腹。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的无名指尖,从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
  2. 推天河水:定位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
  3. 按合谷穴:定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俗称的“虎口”。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
  4. 按大鱼际:定位在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鱼际穴,一紧一松地按压2分钟左右。
  5. 按揉列缺穴:定位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用拇指按揉宝宝手腕两侧的列缺穴各2分钟。

此外,家中还有8种实用的物理降温法

  1. 洗温水澡:有利于宝宝散热,水温应调节在27~37℃左右。如果洗澡不便,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
  2. 热水泡脚:用40℃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抚搓宝宝的两个小脚丫,有利于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3. 温湿敷:即用毛巾浸于35℃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
  4. 酒精降温:用小毛巾蘸30%的酒精,擦宝宝的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注意不可全身擦试,否则可能会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5. 捂住囟门:宝宝一岁半以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父母可在宝宝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宝宝的前囟门,至到宝宝的头微微出汗。一般来说,捂15~30分钟左右宝宝就会出汗。
  6. 搓脚心和四肢:先搓脚心,再搓小腿、小手、胳膊、后背,最后将宝宝两只小耳朵搓搓热,再搓搓百会穴。宝宝很快就会出汗,体温也会随之下降。
  7. 冰枕降温:可去医院给宝宝买个冰袋。把冰块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后,装入冰袋,袋子里的水加到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用毛巾包好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宝宝的体温会很快降下来。但新生儿禁用。
  8. 退热贴:退热功能主要是物理降温,跟敷毛巾、枕冰袋等方法类似,但其使用起来更方便。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5℃时,可不用。

护理发烧中的宝宝,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给宝宝穿轻薄衣服,有利于散热。切忌给宝宝“捂汗”,否则可能加速宝宝体温上升。
  2. 保证宝宝充分休息,多给宝宝喝水。可以喝点淡盐水,有利于“下火”。
  3. 可开空调帮助宝宝降温,但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每隔1~2个小时应开窗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至少保证在10~30分钟。另外,空调温度也不能开得太低。
  4. 应多给宝宝吃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稀粥、菜汤、果汁、鸡蛋羹等。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此时吃油腻的食物,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
  5. 如果宝宝温度超过38.5℃,最简单、安全、有效的降温方法,还是合理的口服退烧药。
  6. 当宝宝发烧温度越来越低,发烧间隔越来越久,父母就可以逐渐安心了。

宝宝发烧时,父母可参照以下规律,来判断病情的严重与否

  • 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说明宝宝的体温还会上升;
  • 而如果宝宝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 如宝宝高烧超过39.5℃以上,精神较差,嗜睡或有惊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关注“辣妈正传”微信号:lamazzzz,长按复制。这里有丰富的育儿内容,方便查阅,还有专家在线答疑,解决你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烦恼。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13种退烧方法,妈妈们学习学习!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