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脑损伤?

什么是新生儿脑损伤?

谈畅艳 2024-12-17 家庭养生 518 次浏览 0个评论

微澜:健康有道,大有门道,大家好,我是微澜。本期节目由永州市妇幼保健院特约播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廖若水,与大家一同探讨新生儿脑损伤的话题。

廖医生:大家好,我是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廖若水。

微澜:接下来,请通过短片认识廖医生。

什么是新生儿脑损伤?

微澜:欢迎廖医生做客直播间。今天,我们来聊聊新生儿脑损伤。请廖医生为我们科普一下,什么是新生儿脑损伤?

廖医生:在医学上,新生儿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一岁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包括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以及婴儿期危重疾病或创伤所留下来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这些损伤可能表现为神经行为发育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等。

微澜: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组织和功能的损伤,对吧?

廖医生:是的。脑损伤是严重威胁婴儿生命安全与生命质量的疾病。以缺氧缺血导致的脑损伤为例,每年约有80万名新生儿因此类损伤而死亡,更多的患儿虽然存活,却留下了长期的高级神经功能障碍、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脑瘫、癫痫、视听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会交际障碍。以脑瘫为例,我国2018年小儿脑瘫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小儿脑瘫的发生率高达0.248%,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微澜:您刚才提到了脑瘫,那么脑损伤和脑瘫是一回事吗?

廖医生: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脑损伤是指各种因素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出生后出现运动落后、智力落后,甚至全面的智力和运动发育落后,我们称这类孩子为脑损伤。一部分脑损伤的孩子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干预,进行正规的康复锻炼,有可能恢复。一部分虽然改善,但仍可能留下各种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学习障碍、社会交际障碍和中枢性运动障碍。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我们通常称之为脑瘫。

微澜:也就是说,脑损伤的范畴更广泛,如果留下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变成脑瘫了,对吗?

廖医生:可以这么理解。脑瘫是脑损伤的后遗症之一,属于严重的后遗症。

微澜:一个孩子脑损伤如果留下了后遗症,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之前在工作中接触过一些脑瘫儿童,他们中很多生活不能自理,有些不能与他人沟通,不能融入社会,而且需要长期进行康复治疗,这样的状态确实让人心疼。

廖医生:是的,不仅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每年残联会有对脑瘫儿童康复的专项资助,这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财力和人力付出,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起来,了解它并且尽可能减少它的发生。

微澜:也就是说,新生儿脑损伤其实是可以防控的,对吗?

廖医生:是的,它是可以防控的疾病。我们可以预防和治疗脑损伤,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想要防控,就要先了解它是怎么发生的。

微澜:那么,脑损伤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廖医生:根据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我们将新生儿脑损伤的病因归纳为五大类:第一,缺血缺氧;第二,颅内出血;第三,感染与炎症;第四,营养物质缺乏;第五,脑毒性物质(包括遗传代谢性废物)。凡是可以引起以上情况的疾病或病理状态,都是新生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微澜:您能给我们具体的举例子说说吗?

廖医生:当然可以。例如,母亲发热,尤其是持续发热;母亲代谢的增加,氧耗增大,会导致胎儿发生缺氧缺血,新生儿出生后就可能发生脑损伤,或在宫内就发生了脑损伤。母亲营养不良会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营养不良,所以母亲营养不良也是新生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微澜:哦,这是宝宝还没有出生,还在子宫内遇到的一些可能导致脑损伤的问题。

廖医生:是的。产前高危因素还包括先天性畸形、遗传性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致脑缺氧、风疹感染、毒物接触、放射性物质辐射、药物中毒、妊娠毒血症、胎盘或脐带异常、产前出血、母子血型不合、母亲受创伤、感染或多胎妊娠等。

微澜:所以在备孕做好各项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怀孕的时候也要多关注这些知识,这是可以规避风险的。

廖医生:对的。但很多人因为嫌麻烦或意外怀孕,甚至根本没发现自己怀孕了,然后可能存在高危风险或高位接触风险。

微澜:那只要孕前和孕期都做好高危因素的防控,就可以完美避开新生儿脑损伤了吗?

廖医生:可以避开一部分,因为还有产中和产后因素。生产时胎儿缺氧、难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生后呼吸衰竭、早产儿及未成熟儿、产伤、低出生体重儿也可能导致脑损伤的风险。

微澜:如果出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会引起脑损伤吗?

廖医生:不是的,只是可能导致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另外还有产后因素,如核黄疸、新生儿休克、颅脑损伤及癫痫发作、未成熟儿的呼吸道梗阻、肺通气功能障碍造成的脑缺氧,新生儿感染。以及目前尚存在争议遗传因素。而防控需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共同努力,进行防控高危因素的发生。

微澜:防控新生儿脑损伤是一件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努力的事,作为家长的我们更是要多增长知识,做好每一步。刚刚廖医生给我们分析了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原因和防控要点,听完这些,我有点慌,但我也发现身边的亲戚朋友家的宝贝都很健康,发生脑损伤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吧。

廖医生:其实发生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大约每50名新生儿当中就会有一名脑损伤的患儿。而早产儿的发生率更高,大约10个新生儿当中就会有一个脑损伤患儿。

微澜:发生几率居然这么高?!

廖医生:是的,但请不要太过紧张。轻度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给予适当的干预,基本上都能自行恢复,不会留后遗症。另外,我们合理的干预也有可能避免脑损伤的发生。比如,我们对重度缺氧的新生儿进行亚低温治疗,部分就避免了脑损伤的发生。但很多人对脑损伤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认为新生儿不会有脑损伤,对新生儿脑损伤高危因素的认识几乎为零,导致很多中度、重度脑损伤的孩子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在我接诊的病例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个毛毛生后不久出现了黄疸,母亲是O型血,宝宝却是A型血,母子血型不和,新生儿科医生认识到新生儿极大可能为新生儿溶血病并且黄疸会严重,可能发生脑损伤,建议住院治疗,家属没有引起重视,第四天黄疸很高了,出现嗜睡,也就是出现了胆红素脑病的症状了,然后换了血,不幸的是,后来头颅核磁证实存在胆红素脑病,后期做了将近两年的康复。

微澜:所以,千万不要“自认为”,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不然追悔莫及。那我们怎么识别宝宝是不是有脑损伤呢?

廖医生:在新生儿时期,可以根据其出生前、围生期和生后的一些高危病史,临床上出现异常哭闹、吮吸困难、易惊、反应差、缺乏活动、肌张力高等症状。简单地说,有新生儿期难以喂养,孩子异常烦躁哭闹,有的有惊厥发作,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或低下,自主活动少,并结合彩超、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脑损伤。但具体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判断。

微澜:这是需要专业医学判断的,但如果孩子特别烦躁不安总在哭闹等等,家长也要引起重视。

廖医生:是的。

微澜:如果被诊断为新生儿脑损伤,现在我们一般都是如何进行治疗的?能恢复正常吗?

廖医生:新生儿脑损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给予适当的干预,基本上都能自行恢复,不会留后遗症。中度、重度患儿,必须尽早送到医疗技术和设备良好的医院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才有可能挽救患儿生命。关于新生儿脑损伤的治疗方法,涉及到很专业的知识,比较晦涩难懂,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但特别介绍最新而且效果也很好的:新生儿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它是新生儿脑损伤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式进步,大大提高了重度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而国外最新的研究证实,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亚低温联合褪黑素还有很大希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微澜:如果被诊断为中度或重度的新生儿脑损伤,除了以上的治疗,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廖医生:需要做的确实还有很多。新生儿脑损伤更需要综合治疗,结合母乳喂养、中医推拿、家庭式护理、袋鼠式护理以及父母亲的抚触都可以促进康复。再次强调,母乳不仅有丰富适宜的营养,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还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微澜:这是在喂养层面上的。

廖医生:对。另外还需要做一些康复训练,比如抚触和按摩、与宝宝游戏互动、温馨柔和足够的声光刺激,还可以抱着宝宝跳缓慢柔和的舞蹈等等。

微澜:我身边大部分新手宝妈其实都会给孩子做这些训练。

廖医生:对的,这些科学合适的刺激同样适用于健康宝宝。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宝宝的发育。目前,在医院、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新生儿脑损伤的康复干预下,大部分的新生儿脑损伤都可以恢复得不错,而且越及时的干预效果越好。

微澜:听您这么说,我觉得大部分新生儿脑损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的诊治。

廖医生:是的,而在不久的将来,新生儿脑损伤的治疗和干预会有更好的效果。

微澜:在节目的最后,请廖医生对新生儿脑损伤做一个认知总结。

廖医生:新生儿脑损伤是各种不良因素导致的新生儿脑组织和功能的损害,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产后各个时期。早期及时寻求新生儿科医生的帮助,早期及时规范的综合治疗很关键,家庭和儿保科康复管理要坚持,直到孩子回到正常的轨道。

微澜:好的,感谢廖医生今天的分享。给我们普及了一个知识盲区。同时也祝福每一个家庭和宝贝都平安健康幸福。健康有道,大有门道,今天的健康有道就到这里。再次感谢永州市妇幼保健院对本栏目的支持,各位,再会!

廖医生:再见。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什么是新生儿脑损伤?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