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以结直肠黏膜的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主要特征。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病程通常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状态。
UC的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食物失调感染、劳累及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病程多在4~6周以上。患者可能伴有皮肤黏膜、关节损害、眼部病变和肝胆疾病等肠外表现。黏液脓血便、超过6周的腹泻是UC的最常见症状。
UC的诊断缺乏“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若腹泻或便血持续6周以上,并伴随至少1次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査,发现黏膜易脆、点状出血、弥漫性炎性溃疡等表现,结合钡剂检查发现的溃疡、肠腔狭窄或结肠短缩的证据,以及手术切除或活检标本在显微镜下的特征性改变,可确诊UC。
UC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的疾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控制急性发作、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治疗方案需根据分级、分期、分段的不同而制定。分段治疗指确定病变范围以选择不同给药方法,远段结肠炎可采用局部治疗,广泛性结肠炎或有肠外症状者以系统性治疗为主。
关于UC的治疗药物,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用药需医生指导使用,不可擅自购药使用。
1.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SASP)、美沙拉嗪、巴柳氮钠等,其中美沙拉嗪相比柳氮磺胺吡啶的副作用发生率更低。此类药物是治疗UC的首选药物,特别是用于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以及缓解期的维持治疗。病变分布于远段结肠者,可酌用氨基水杨酸类栓剂。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罕见的有肾功能障碍、皮肤过敏反应,男性精子减少症、关节痛、周围神经炎等。与激素联用可能增加胃部不良反应,对于消化性溃疡者禁用。
2. 糖皮质激素
对于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反应不佳者,可改为口服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和甲泼尼松龙。对于需要快速见效的患者或重度UC,可以接受短期静脉激素治疗。激素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应答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逐渐减量,但注意减量太快可能导致早期复发。
3. 免疫抑制剂
对于激素无效或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患者,可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沙利度胺或环孢素等,其中环孢素可能对于重度、激素抵抗的UC有效。氨基水杨酸与巯基嘌呤类药物合用时,氨基水杨酸可能会增加巯基嘌呤类药物骨髓抑制的毒性。
4. 单抗类药物
当激素及上述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时,或激素依赖或不能耐受上述药物治疗时,可考虑使用抗TNF-α单抗药物如英夫利西单抗、维妥珠单抗或阿达木单抗治疗。
5. 肠粘膜保护剂
临床常用的肠粘膜保护剂是复方谷氨酰胺制剂、麦滋林颗粒等,其中复方谷氨酰胺对胃肠黏膜上皮成分已糖胺与葡萄糖胺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能促进溃疡组织的再生和愈合。
6. 对症治疗药物
益生菌如复方嗜酸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等,此类药物有利于改善UC症状,可长期维持治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UC可导致骨质疏松,长期应用激素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可预防骨质疏松。腹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少量的曲美布汀、屈他维林解痉止痛。
7. 硝基咪唑类药物
如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等,此类药物可缓解UC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肠道病理损伤,但考虑到其潜在的副作用,通常不推荐作为UC的一线治疗。可作为一些结肠病变或治疗抵抗或希望避免激素治疗的选择药物之一。
8. 中成药
中成药选择需辨证施治,如香连丸、肠炎宁片、虎地肠溶胶囊用于大肠湿热证。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虚湿阻证。乌梅丸用于寒热错杂证。补脾益肠丸、固本益肠片、四神丸和肠胃宁片用于脾肾阳虚证。结肠宁灌肠剂、龙血竭片用于瘀阻肠络证。固肠止泻丸用于肝郁脾虚证。康复新液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可用于各证型UC患者。
UC患者需做好以下几点:
- 清淡饮食,避免脂肪、高纤维或刺激性食物。
- 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心情愉悦。
- 戒烟酒。
- 忌用止泻剂、抗胆碱能药物、阿片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以避免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参考文献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八类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