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作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产地主要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四川等省份。在中医中,土茯苓被视为一种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功效的药材。
重剂效验 朱良春教授在治疗痛风时,擅长运用通泄化浊法,其基础方包括土茯苓、萆薢、生薏苡仁、泽兰、泽泻、当归、桃仁、红花等。他尤其推崇土茯苓和萆薢,认为它们不仅具有除湿、解毒、利关节的功效,而且能够降低血尿酸,解除骨节肿痛。周达人主任医师则倾向于重用土茯苓来治疗妇女的带下、白浊、白淫等证,其用量较大,以期取得显著效果。
评 析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是清利之剂,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湿壅、湿热、湿毒之证,能够内涤脏腑之郁浊,外祛肌肤之湿疮,上清脑腑之湿热,中健脾胃以化湿,下导周身之湿火浊毒而去之。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土茯苓能“健脾胃,强筋骨,袪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因此,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杨梅毒疮、肢体挛痛、淋浊带下、痈肿瘰疬、湿疹瘙痒、湿热痹证等。
在现代临床中,土茯苓主要用于治疗淋证(如血淋、石淋、气淋、热淋、膏淋)、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肾炎等)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关节炎等)以及特发性水肿等。
常用量:土茯苓一般通过煎服的方式使用。由于其药性渗利,肝肾阴亏而无湿者应慎用。另外,古代有记载称服土茯苓并饮茶可能导致脱发,故应谨慎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土茯苓具有利尿、镇痛、抗菌、抗癌、抗炎、抗变态反应、抑制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抗动脉硬化、β受体阻滞、保护心肌等作用。
综上所述,土茯苓在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腔积液、白塞病、血管炎、炎性肠病、头痛、肾炎、肾盂肾炎、咽喉炎、病毒性心肌炎、湿疹、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病证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经验。由于其药性平和,泻中有补,故在临证中可根据病情大剂量应用,以发挥其功效。尽管土茯苓药性平和,但仍需注意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如周身瘙痒、红斑、丘疹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土茯苓除湿排浊,用量很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