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她娘辛苦了,咱们炖点海参、甲鱼补补身子!”在我国许多地区的传统文化中,为了给怀孕的妈妈补充营养,家人常常会准备一些山珍海味。而如今,随着海外生鲜直购的流行,挪威的生蚝、法国的银鳕鱼等深海美食也走上了百姓的餐桌。那么,这些经过正规检疫的海参鲍鱼、深海水产,医学上是否建议孕妇食用呢?
一般来说,远洋捕捞的深海鱼类远离工业污染,肉质鲜美,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低于其他肉类。但对于孕妇而言,由于肩负着胎儿神经发育的重要使命,对于深海鱼体内富集的微量重金属也十分敏感。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因此寿命越长、等级越高的物种,体内富集的重金属则越多。其中,对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最大的是汞(Hg)。历史上,日本工业发展后大量含汞废物排入水俣湾,导致周围长期食用鱼类的居民患上“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极端表现。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通过海鲜贝类正常摄入的微量汞,远远低于食物安全标准规定的范围,不会构成健康威胁。但对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汞会累积于体内,一部分从血液进入乳汁,当乳母哺乳时,这些重金属会进入婴儿体内,且其含量在初乳中最高。而接受母乳尤其是初乳的早期生命时期正是婴儿神经发育的关键期,对汞等重金属敏感。因此,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哺乳之前,孕妇或乳母应尽量避免食用位于食物链顶层、体型较大的深水鱼。
那么,孕妇食用深海鱼虾贝类的问题,目前有没有得到官方的权威建议呢?实际上,来自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医生和科学家们都进行过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联合美国环境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分别在2008、2014年,两次发布了对于怀孕期、哺乳期妇女食用深海水产的指南: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首先应避免食用大型深海鱼,例如鲨鱼(包括鱼翅),梭子鱼、剑鱼、鲭鱼、大型金枪鱼、方头鱼等。这些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超出了婴儿神经发育的安全范围。
- 推荐摄入含汞量相对较低的海产,如海虾、三文鱼、鳕鱼、鲶鱼、海鲈鱼、鲳鱼等,这些水产每周可摄入200-300g。近海捕捞,或位于食物链较低端的水产重金属含量很低。
- 对于淡水鱼类的摄入推荐,如果不确定淡水水体是否受到工业污染,则鱼类摄入限制在每周200g(约6盎司)以内,并且一周内不宜再食用其他海鱼。
然而,类似指南和建议的出现,也引起了西方国家民众一些不必要的恐慌。其实,鱼类富含的Ω-3脂肪酸、卵磷脂、精蛋白、维生素和大量的铁也是婴儿健康成长和神经发育重要的原料。部分人在得不到专业营养师建议的情况下,直接拒绝在孕期摄入任何的海鲜,或者仅因为吃了一顿深海鱼就陷入担忧,其实都没有必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这些学术团体联合营养师们,给孕妇推荐了一些汞含量低,又富含营养成分的海鲜目录,从积极的方面帮助有孕妇的家庭选择。如果怀孕和哺乳期的妈妈看到以下这些鲜美的海味,只要烹饪适当,都是可以安心享用的:鲳鱼、平鱼、鲶鱼、鲈鱼、蛤蛎、生蚝(牡蛎)、虾、鱿鱼、小龙虾(蝲蛄)、黄花鱼、比目鱼、鳕鱼、三文鱼、沙丁鱼、扇贝、罗非鱼、鳟鱼、养殖螃蟹、鲱鱼。
在烹饪的处理方面,由于各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在体内均匀分布,所以即使去除鱼头、内脏等等,也意义有限。对于淡水鱼,国外的营养学家建议将鱼的腹部脂肪、内脏均除去后再进行烹饪,以减少累积的污染物。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由于部分海产和水产(如小龙虾及贝类)体内可能带有寄生虫,所以切不可生吃,一定要煮熟后才能享用。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杨远帆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怀孕妈妈适合吃海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