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以后,近视度数真的“定型”了吗?
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张浥尘
27岁的小王,一位近视眼患者,最近发现即使戴上眼镜,看东西仍然有些模糊,于是来到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经过视光学中心副主任医师覃建的医学验光检查,发现小王的近视度数竟然增长了200多度。小王对此感到困惑:“我以为18岁之后,眼睛就定型了,度数不会再发生变化,所以我一直没换过眼镜。”
与小王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然而,事实上,即使成年后,眼球的发育并未完全“定型”,仍需要定期体检。成年人的眼镜也是有“保质期”的,不要被“视力定型”的说法所误导。
“一般认为300度以内为轻度近视,300到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虽然成年后眼球的发育基本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视力和近视度数不会发生变化。”覃建指出。
许多近视患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自己的视力不会再变化,从而忽视眼健康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认知。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他们更易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致盲性眼病。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老年人也应注意黄斑变性这一致盲性眼病。因此,当视力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如何避免视觉损伤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覃建建议,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即使没有屈光不正问题,也应每1-2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已有屈光不正则至少每年一次验光检查,高危人群则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同时,加强镜架和镜片的重视与保养。虽然青少年眼健康问题已得到重视与改善,但成年人眼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仍需加强,避免眼镜“超期服役”。
我们都知道隐形眼镜有“保质期”,因为有日抛、月抛、年抛等使用期限的标注。但框架眼镜的使用期限呢?覃建建议,树脂镜片应1-2年更换一次。然而,大多数成年人仅在眼镜损坏时才更换,甚至有些人不愿意验光而直接配镜。为了保障视力,验光、配镜、镜片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树立眼睛长期保健的意识,不仅要定期验光,还要日常注意护理镜片,当镜片损坏或出现划痕时,应立即更换,避免造成视觉疲劳,加重近视。
成年人要预防近视加深,也应像儿童青少年一样,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室外运动。研究显示,成年人过度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促进近视发展。而室外运动能够增加人体接受自然光照射的时间,阳光能够刺激视网膜上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延缓眼轴长度增加,延缓近视加深。
总之,爱护眼睛很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定期为眼睛体检,每年更换镜片,少看电子产品,多出去走走,欣赏多彩斑斓的世界!”覃建说。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18岁以后,近视度数就“定型”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