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散瘀的花中宰相——赤芍

凉血散瘀的花中宰相——赤芍

英萧玲 2024-11-28 家庭养生 821 次浏览 0个评论

古时便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早在《诗经》中,便以采兰赠芍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达相爱之情。然而,芍药不仅象征着爱情,更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本经》中,芍药被列为中品,而陶弘景更是将其分为赤、白两种。如今,药材赤芍是从毛茛科植物赤芍的干燥根中直接晒干所得,它又被称作山芍药、草芍药,生用或炒用皆可。

【性味】 苦、微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歌诀】 赤芍通经,活血消癥,凉血化斑,清热散痈。

【临床应用】

  1. 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泻血分郁热,从而发挥凉血、止血的功效。治温毒发斑,可与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等药配伍;治血热吐衄,可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药共用。

  2. 目赤肿痛,痈肿疮疡。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火。若与荆芥、薄荷、黄芩等药同用,可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如芍药清肝散;取其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之功,治热毒雍盛、痈肿疮疡,可与银花、天花粉、乳香等药共用,如仙方活命饮。

  3. 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治肝郁血滞之胁痛,可与柴胡、牡丹皮等药同用,如赤芍药散;治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可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药共用,如少腹逐瘀汤。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血寒经闭不宜用。反藜芦。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两者均可止痛,用于疼痛病证。但白芍擅长柔肝止痛,多用于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多用于肝郁血滞之胁痛、血滞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血滞诸痛证。白芍还可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常用于治疗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及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赤芍则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肝火目赤肿痛。

赤芍与丹皮的区别:两者相近,但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而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更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

【推荐文章】

一直打嗝怎么办?试试这些方法。

除了止痛药,这个方子缓解痛风很有效,一定要试试!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为大家提供实用权威的健康养生内容。请订阅我们的今日头条号或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以获取更多信息。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凉血散瘀的花中宰相——赤芍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