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发的一组以严重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特征的疾病。它不仅仅是身体的免疫力丧失,而是连一场小感冒都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在口腔科医生眼中,口腔的损害是早期发现和预防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一、病因
HIV主要攻击细胞表面表达CD4分子的细胞,导致各种免疫反应失控,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引发顽固的条件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造成死亡。
二、传染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此外,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三、临床表现
HIV感染者在发展为AIDS之前,可能没有明显全身症状,但口腔损害却常在早期出现。如:
- 真菌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者的口腔损害中最为常见,表现为红斑型或假膜型白色念珠菌病,前者多发生于上腭和舌背,后者则表现为粘膜上的白色或黄色膜状物。
- 毛状白斑:是HIV感染者的特殊口腔损害,对艾滋病有高度提示性。其特点为双侧舌缘的白色或灰白板块,可蔓延至舌背和舌腹。
- KAPOSI肉瘤:好发于腭部和牙龈,初期病变平伏,逐渐发展高出粘膜,可有分叶、溃烂或出血。
- 口腔疱疹:HIV感染者常见的疱疹损害,如带状疱疹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情往往较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若病损持续一个月以上,应做AIDS的相关检查。
- 相关牙周病变:如牙龈线形红斑、AIDS相关牙周炎和急性坏死性牙龈炎等,都可能与艾滋病有关。
四、诊断
结合高危因素(如不洁性史、注射毒品等)及类血清病表现(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伴有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少见性肿瘤以及CD4细胞明显下降,应考虑AIDS可能,并进行进一步的HIV抗体或抗原检测。
五、鉴别诊断
即使有口腔的临床表现,也不能误认为是AIDS。例如,边缘线龈炎的充血是由菌斑和牙石引起,与AIDS无关;口腔白斑病、斑块型扁平苔藓、单纯疱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成人牙周炎等,都有其特定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六、治疗
对AIDS的治疗应由专科医师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支持、对症治疗。口腔科则提供专业的口腔治疗,如抗真菌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治疗等。
七、预防
预防艾滋病至关重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对口腔医护人员的防护。尽管目前不能完全或永久性地抑制HIV在患者体内复制,但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艾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HIV,但不要过度恐慌或歧视。对于艾滋病,我们应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并加强预防措施,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一张嘴就能看出是否得艾滋病,最全总结: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