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之谜?生啃手指, 骨折不知,没有痛感到底有多可怕?

无痛人之谜?生啃手指, 骨折不知,没有痛感到底有多可怕?

岑炫城 2024-11-28 食疗养生 677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我们所熟知的感知领域中,疼痛作为一种关键信号,就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警醒我们避开外界的危险,守护着身体的周全。然而,世间却存在着这样一群特殊的个体——"无痛人",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与疼痛绝缘的奇异世界,其经历着实令人称奇。

在国内,不乏这样的例子。在北京,有个小王,自出生起便对疼痛毫无概念。当他在十个月大时开始长牙,那小小的牙齿竟然成了“凶器”,频繁地将舌头咬得鲜血直流。父母心疼又无奈,为防止他咬掉舌头,只能狠心地拔掉他的下牙。学步期间,小王更是磕磕碰碰不断,一次次摔倒在地,一次次爬起来拍拍尘土继续前行,从未喊疼。有一回,摔破的地方都感染了,父母才惊觉不对,带他去医院一查,X光显示居然骨折了!进一步检查更是发现,他的左脚趾、右肋骨、左跟骨、肱骨、股骨等部位此前都曾骨折过,而这孩子从头到尾都一脸淡然,仿佛那些伤痛与他无关,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安徽也有这样的小姑娘,其中一位,从出生起便不知疼痛是什么。六个月大时注射青霉素,别的孩子疼得哭闹不止,她却毫无反应,好像那针头扎的不是自己。九个月时右手中指烧伤,她依旧懵懂无知,毫无痛感,这才引起家长的注意。此后多次骨折,险些落下残疾。七岁那年,右髁关节受伤肿胀了两个月,她却依旧拖着伤腿玩耍不停,直到父母带她就医,才知晓伤得有多严重。

国外也不乏这样的“无痛人”。在西班牙木尔西亚省有个九岁小男孩,老是啃咬自己的手指和舌头,却全然不知疼痛。这种“自我啃嚼”症的病例,总共发现过三例,除了西班牙的这例,还有1964年在美国发现的一例,以及德国的一例,那德国小男孩还是个二年级学生。193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出现过一位五十三岁的男性“无痛人”。因长期无感于疼痛,他身上伤痕累累,早衰现象严重,背驼得厉害,走路摇摇晃晃,瘦骨嶙峋,满脸皱纹,看着着实让人心酸。

那么,为何这些人会缺失疼痛的感觉呢?起初,医学界有人推测,或许是他们的痛觉感受器或传导神经出了问题,导致痛觉无法传递至大脑。但后续研究发现,这些无痛人的冷热感觉正常,这就推翻了之前关于感受器和传导神经有问题的猜测。后来,又有人猜测是大脑对痛觉不敏感了。随着对针刺麻醉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大脑中有种叫“内啡呔”的化学物质,其与吗啡作用相似,有很强的镇痛效果。针刺人体穴位时,能使大脑内啡呔含量增加,起到一定麻醉作用。而这些无痛人,其大脑内啡呔含量竟高达正常人的4至6倍,想必这就是他们失去痛感的原因所在。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科研人员将适量纳洛酮注入无痛人的体内。纳洛酮常用于治疗吗啡中毒,能抵消吗啡及内啡呔的作用。结果,那些无痛人瞬间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疼痛感觉,从而证实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这种先天性痛感缺失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出现概率极低,所以在生活中鲜少见到此类人群。都知道人体的痛感是一种精妙的保护机制,通过感受疼痛,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逐渐养成躲避外界伤害的本能反应。可是这些无痛人,由于缺失痛觉,他们全然不知趋吉避凶,身体频繁遭受各种伤害。年纪稍大些的无痛人,身上满是疤痕,脸上皱纹密布,过早地呈现出衰老之态。虽说注射纳洛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状况,但他们获得的痛觉灵敏度也仅有正常人的50%左右,而且也不可能一辈子靠打针来维持痛感,所以要彻底治愈这种先天性痛感缺失症,至今仍是一道未解之谜。

从这些“无痛人”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大自然在赋予人类各种感知能力时,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看似“失误”的情况。但这其实也并非全然是坏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无痛人的存在为医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每一个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背后,或许都隐藏着尚未被我们完全发掘的科学真理。就拿这些无痛人来说,他们的出现促使医学界不断深入探究痛觉产生的机制,从最初对感受器和传导神经的猜测,到后来聚焦于大脑内啡呔的研究,每一步都是对人体奥秘的进一步叩问。“无痛人”的现象既让我们对生命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我们更加珍视自身所拥有的感知能力,同时还为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希望在未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能够早日解开这一神秘现象背后的所有谜团,也能让那些饱受先天性痛感缺失症困扰的人们迎来治愈的曙光。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无痛人之谜?生啃手指, 骨折不知,没有痛感到底有多可怕?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