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频繁出现上火症状,如痤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甚至烦躁易怒,这些症状往往反复发作,令人苦不堪言。令人欣慰的是,有一种中药可以直折体内的火势,它就是栀子。
那么,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总上火呢?实际上,上火与心、肝、肺及脾胃都有关系。心主火,肝主升发,当心气亢盛或肝气生发太过,都容易化火。肺朝百脉,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当肺受寒热太过损伤,容易出现肺阴虚,阴虚失治误治日久会化火,导致心火愈亢,加重上火。脾为生痰湿源头,脾虚生湿,湿在体内久而久之会化热,出现中焦湿热。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于中焦,肝属于下焦,所以上火与三焦都有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三焦都上火的问题呢?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味中药——栀子。栀子是一味可以清三焦火的中药。
为何栀子有这样的作用呢?首先,栀子苦寒,可以入三焦经,有清心除烦的功效,可以治疗热性疾病的烦躁不安。心主火,邪热容易客心,导致心烦郁闷,燥扰不宁,热扰神明,睡眠不佳。栀子泻火除烦,火泻下去人自然心情平和,睡觉安稳,精神饱满。栀子常常与淡豆豉合用,来泻热除烦,例如《伤寒论》中的栀子豉汤就是代表。
古籍中记载,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疮渣鼻,赤癞疮疡,可治心烦懊侬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栀子不仅能泻火除烦,还能清热利湿,不仅能清脾胃湿热,治疗大便糖稀,大便频。更重要的是能清肝胆湿热,可以用于肝胆湿热导致的口苦,口舌生疮,心火下移小肠的小便短赤,小便黄,肝火上炎的目赤,眼屎多,上火脸热,还可以用于一些重症如“黄疸”,可与大黄、茵陈蒿配伍,组成《茵陈蒿汤》有很好的利胆退黄作用。
此外,栀子苦寒,可以凉血解毒,中医认为,口鼻出血及尿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血热,血热容易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栀子凉血解毒清热,不仅可以用于血热导致的吐血、衄血,还有尿血等。此时可以配合清热凉血解毒的白茅根、生地黄、黄芩等。
栀子还有消毒凉血,消肿止痛作用,还能用于疮疡脓肿,尤其是热毒疮疡,红肿热痛的情况,可以配合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一众解毒药物,增强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栀子有利胆作用,能抑制链球菌和皮肤真菌癣疾病,还能治疗疼痛降压和止血的作用。
总结来说,栀子既能入上焦心肺、还能入中焦脾胃及下焦肝,其性苦寒,可以清三焦火热,直折火势,对于邪热导致的烦躁,心烦不安,夜眠不佳,还能清热利湿,对于口苦,爱发火,小便黄,以及血热出血及疮疡肿痛都有很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常用量是3-8g,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宜服用。
希望上述内容能为大家提供帮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栀子这味中药。
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药类法象》;《本草衍义补遗》; 中药学/雷载权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一味栀子,清泻三焦,直折火势,清利湿热,献给经常上火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