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抑郁症不能依赖药物,坚持这五种方法也可以自我恢复

心理学家:抑郁症不能依赖药物,坚持这五种方法也可以自我恢复

鄂开宸 2024-11-30 家庭养生 919 次浏览 0个评论

临床精神心理治疗显示,当一种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持续四周以上,很可能已经发展为抑郁症或焦虑症。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以上,很有可能是中度以上的程度。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尽快寻求专业治疗或寻找有效的自我调整方法,以避免症状加重导致不良后果。

对于希望通过自我调整来康复的抑郁症患者,以下五种方式值得尝试:

一、正念训练

《情绪自救》一书中提到,培养平等心,改变过去不良的心理模式(如敏感、多虑、多疑、患得患失、完美主义),是走出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症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心理模式呢?接下来将分享一种正念方法“观息法”。

观息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持续地、不加评判地观察(觉知)鼻孔的呼吸进出,不做任何思考、想象、分析。

观息法练习:

  1. 找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盘腿静坐在平整的地方,闭上眼睛,合上嘴,将心专注在鼻孔处,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感觉)鼻孔的呼吸进出。
  2. 不做任何的思考、分析、评判、联想,如果走神了,就再拉回到呼吸上,如此反复地练习。
  3. 建议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多多益善。

二、运动

在欧洲,运动被认为是治疗抑郁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对身心的修复具有最天然的功效,这是其他任何药品、补品都无法达到的。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或情绪不好的人,运动具有非常快速、明显的改善效果。

美国一个心理研究中心发现,人在快速运动半小时以上时,大脑中神经递质(五羟色胺、谷氨酸)的含量会明显增加。从生理学来说,神经递质水平的增加、平衡是人情绪平稳的生物基础,相反,人的情绪就会失衡。这也是临床心理治疗中使用药物的目的。但药物无法与运动相比,运动是调动自身系统修复的过程。

什么样的运动效果更好呢?比如;跑步、游泳、快走、骑车、爬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游泳外,运动最好是室外的,是与大自然接触的。

三、动起来,投入生活

给自己每天的生活做一个合理安排,做事情,动起来,渐渐地你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坚持进行,生活也会给你启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当你投入一件身体力行的事情时,你便没有太多精力胡思乱想,也会削弱你对负面情绪的关注和体验,反之,就会容易陷入在自己的情绪里,越陷越深。

四、树立正确观念

每天抽出20分钟,不加思考地练习以下四句话,默念或朗诵,最好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熟练程度。朋友们不要小瞧这几句话,坚持每天练习,一个月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会有很神奇的改变。

  1. 我努力做到最好,但我不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我尊重他人,但我不需要强迫自己做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人生的真理是做自己,接纳当下的自己就够了。
  2. 我开始学会爱自己,我不再批判自己做得好不好,我不再处处与他人比较,我不再活得那么辛苦,人生的真理在于无论发生什么,都爱自己,接纳自己。
  3. 我不再懊悔自己做过什么,没做什么,我也不再责备自己,应该这样或是那样,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我都已做到我所能做到的最好。
  4. 我放下过去的,过去的我习惯了凡事先从坏处想,习惯了怎么样避免差错,避免不好的发生,习惯了怎么样保护自己,不被伤害,这一切都只因我背离了自然法则,如今,我已回归自然法则。

五、旅行、宣泄

给自己放个假,换换环境,让自己进入在山水间,找一些山水好的地方,出去走走、看看、散散心。或山林间,或大海,或空旷无人的地方,或对着天空,去大声呐喊,把所有的孤独、委屈、压抑、焦虑、悲观、绝望的情绪都通通的喊出去。虽然,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宣泄。

任何的成功都是坚持、勤奋换来的,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想要走出抑郁症更是如此。相信这个自助方案只要你坚持去做,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很好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心理学家:抑郁症不能依赖药物,坚持这五种方法也可以自我恢复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