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普通的食疗方法可能对你无效。最佳的做法是根据你的具体症状辨证用药,将肺部的深层痰液彻底排出,这样有助于你的康复。
张伯礼院士曾指出,新冠病人肺深部的小气道里,有痰栓包裹着病毒,这是导致“复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要拖延,尽快使用中药来排出肺部的深层痰液。一旦将痰排干净,你再次“复阳”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三子养亲汤
【材料】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等量(可各9克,辨证加减)。
【做法】将它们洗净后,微炒,之后用纱布包裹起来,煎汤频服。
【用法】每次服用时,可以煎汤,也可以炒后打粉用开水冲服。
【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注意】这三种药可以等量使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突出某一中药的用量。
苏子是紫苏的种子,有宣畅气机、降逆气、平喘咳的功效。白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有温肺豁痰利气的功效,适合痰多者。莱菔子是萝卜子,有消食导滞、降气、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让老人胃口大开,吃东西容易消化。
适用于不停咳吐白痰、粘液,舌苔白腻的人。
【来源】此汤方源自明朝名医韩天爵的《韩氏医通》。一天,三位读书人请韩天爵为他们的父母看病,主要症状是咳嗽、气不顺,且有痰,这是老人常见的问题。韩天爵经过深思熟虑,构思出一道简便廉的小方子——三子养亲汤。三味药都是来自菜园里的常见植物的种子,可强力祛寒痰,且性质相对平和,对痰多咳喘的老年人、大人小孩都好用。且种子有油性,能滋润,能通便。
除了三子养亲汤,路志正老先生还曾推荐过另一个简便廉的祛痰小方——“二子二仁汤”。
二子二仁汤
【材料】苏子、莱菔子各1份,薏苡仁、冬瓜仁各3份。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一起熬煮。每天煮服,代茶慢饮。
【功效】理气化痰。
【注意】寒痰可在二子二仁汤的基础上加6克干姜。干姜并不是晒干了的生姜,生姜一般在夏天和初秋采摘,而干姜则在深秋甚至是冬天采摘,有温阳化饮的功效。如果患者大便不成形,除了干姜,还可加10克芡实,这样可以补益脾肾,化解浊湿。
咳痰的寒热区分如下:热痰颜色发黄,比较黏稠,舌苔偏黄腻,多发于气管炎、急性肺炎等急性病症;寒痰颜色发白,呈水状、泡沫状,舌苔偏白腻,多发于慢性疾病且身体阳虚怕冷之人。热痰要清化,寒痰要温化。因此,辨证用药是最稳妥的做法。
最后,路老推荐了一个温和的小茶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日常调理。
陈皮薏仁饮
【材料】陈皮10克(最好用新会皮),薏苡仁30克。
【做法】将两味药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沸20分钟,滤渣取汁。代茶饮。
【功效】和胃祛痰。
记住这些小方子,但在面对严重的咳嗽、咳痰时,仍需就医用药治疗,确保将“深处”的老痰排干净,以防后患,确保健康平安。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三味药,能化痰平喘,排净“深处”老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