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舌苔是孩子脾胃功能的反应。正常的孩子舌苔是薄薄的一层,我们称之为薄白苔。当孩子积食时,舌苔会变得特别厚腻,甚至布满整个舌面。长时间不处理,舌苔会化热,变成黄苔。
家长们可以经常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发现孩子舌苔变厚,就应及时调整孩子的饮食,预防积食。例如,早上起床发现孩子舌苔厚,说明晚餐吃得不易消化,这时就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晚餐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有些家长不擅长观察舌苔,那么可以留意孩子的胃口。例如,孩子之前吃饭正常,突然不想吃饭,胃口不佳,甚至不愿靠近餐桌,一说吃饭就摇头,这可能是积食的表现,因为当孩子积滞后,胃肠排空受阻,食欲自然会受到影响。
孩子拒绝进食,其实是自我保护机制,有些孩子通过减少进食量,待积滞消化后再恢复正常饮食,这种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而有些孩子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积食后可能出现发烧、扁桃体发炎或咳嗽等症状。当带孩子看诊时,如果血常规正常且舌苔厚,医生可能会诊断孩子为积食发烧。
有些孩子咳嗽久治不愈,使用各种化痰药和消炎药效果不佳,这时除了治疗咳嗽,还要给孩子健脾消食,待积食消退后,咳嗽也会逐渐好转。
当孩子肠胃有积滞时,食物堆积在胃肠产生热量,热量上升会导致孩子的嘴巴散发出酸腐的口气。特别是早上起床时,如果孩子有口气,则提示孩子可能积食了。
当孩子积食时,胃肠会产生热量,触摸孩子的肚子和手脚心会发现它们比平时热,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肚子胀的情况。因此,当妈妈发现孩子肚子和手脚心比平时热时,应警惕孩子是否积食。
孩子的排便情况也是判断积食的重要指标。当孩子积食时,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周期长、排便困难,以及羊屎蛋便便、前干后稀等情况,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拉肚子。而且,孩子积食后的便便特别臭,可能是酸臭的。
孩子可能会趴睡,翻来覆去睡不安稳。这是积食的孩子常见的情况。有些妈妈反映,孩子睡觉时就像烙饼一样,左翻右翻,翻动频繁,睡眠质量差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孩子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藏神”理论,情志与五脏密切相关。临床上,许多积食的孩子脾气也不太好。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少积食后,性格和脾气都变得温和,不再轻易发脾气。
当孩子出现“不太听话”的表现,如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急躁、没有耐心时,家长们应该做的不是吼孩子、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而是观察孩子的身体状态,看是否是身体原因导致的。
反复积食和长期积食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吸收、睡眠质量以及体质强弱。营养不均衡的孩子容易长不高,吸收差的孩子也容易长不高,睡眠不好的孩子更容易长不高,经常生病的孩子更是难以长高。当孩子长个长肉受到影响时,再调理起来所花费的精力和功夫要比单纯调理积食多得多。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
孩子个子矮长得慢肯定是有原因的,哪些因素影响长高?第4类最多
孩子个子矮长得慢,什么时候是干预的黄金期,什么时候干预最好?
了解孩子生长发育规律,做负责任的家长,帮孩子长高是个数学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6看1闻辨别孩子积食,妈妈必备技能,把积食消灭在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