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运动处方:矮小症男孩靠运动长高16cm的秘密

给孩子的运动处方:矮小症男孩靠运动长高16cm的秘密

边潞洋 2024-12-01 花茶养生 688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近期热播的《小巨人运动会》中,六岁半的“泡泡”俞佳池惊艳全场,赢得了50米短跑冠军。然而,他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早在五岁时便被确诊患有矮小症。在医生的建议下,他的父亲开始对他进行严格的训练,包括匍匐前进、蜘蛛爬、折返跑、立定跳远等多种项目,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的“魔鬼训练”。

经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泡泡不仅成功长高了16厘米,他的出色运动天赋还得到了飞人刘翔的认可,认为他具备进入国家队的潜力。

泡泡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面临困境,通过坚持和努力,也能改变命运。他的父亲深知,身高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但它确实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矮小的人可能才华横溢,却可能因为身高而面临自卑、抑郁、不自信等问题,甚至遭受欺负。

著名主持人何炅也谈到,自己小时候因为身高问题而自卑,不快乐。他小时候因为身高被老师当众取笑,以为他只有7岁。而现在,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对身高都有特别要求。例如,飞行、医学、国际关系、师范甚至外语等专业,对身高都有一定的要求。美国诺贝尔获得者Angus Deaton教授的研究显示,个子高的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更快乐,更阳光正面。在中国,平均身高每增加一厘米,收入就增加1.5%至2.2%。

许多父母认为,只要自己个子高,孩子就不会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并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甚至可能连遗传身高都没有达到。这是因为许多家长对孩子身高发育的不重视。

儿童生长发育专家认为,学龄前时期是决定孩子一生身高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个时间段,孩子成年后甚至可以突破遗传身高的限制,再多长10厘米。正常情况下,孩子在青春期前每年至少会长高5至6公分以上。如果孩子一年下来长不到4公分,父母就应该带孩子上小儿科,请医师评估并进一步了解生长迟缓的原因。

在营养、睡眠、运动、情绪这些后天因素中,运动对身高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医学专家调查研究,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少年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不爱运动的平均身高相差4至8厘米,有的甚至更多。

最有效的锻炼项目是伸展运动、跳跃性运动、悬吊运动。跳跃运动能够牵伸肌肉和韧带,有刺激软骨生长的作用;伸展性运动可以使全身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锻炼;悬吊运动则可以拉伸脊椎、促进脊椎骨的生长,从而促进少年儿童的身高不断长高。

想要让孩子长高,就要让孩子多参与跳跃性运动,因为人的骨骺在14、15岁(初中二三年级)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就无法再长高。在生长板闭合之前,最大程度刺激生长板,是长高的关键。而跳跃正是刺激生长板最有效的运动。

篮球、跳绳、立定跳远、跳高、球类运动、游泳、拉筋动作等都是有助于孩子长高的运动。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长高,还能促进协调能力和大脑发育。

最后,虽然运动有助于孩子长高,但父母们也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运动方式都有利于身高增长。在运动增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避免负向作用,收到理想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给孩子的运动处方:矮小症男孩靠运动长高16cm的秘密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