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脑瘫,很多人会联想到智力低下,但其实这两者并不等同。脑瘫患儿中,有的智力与常人无异,他们之所以行为上表现出异常,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受大脑控制。当然,脑瘫并非无药可治,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患儿预后效果会非常理想。但很多家庭因不了解脑瘫,导致患儿情况恶化,甚至影响一生。
儿童脑瘫,也被称为脑性瘫痪,指的是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脑损害。在我国,每50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脑瘫患儿,这使其成为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为运动障碍,包括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多种神经反射异常等。例如,患儿的运动能力会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肌张力异常则可能导致肢体僵硬或无力,姿势异常则表现为剪刀样步态和不受控制的肢体运动。
脑性瘫痪的危害非常大,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正常行为运动,还可能引发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听力障碍、精神行为障碍等。因此,了解儿童脑瘫的致病因素,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儿童脑瘫的致病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出生前因素如多胎妊娠、孕妇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感染等;出生时因素如缺氧窒息或机械性损伤;出生后因素如早产、胆红素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但即使存在这些危险因素,也并非一定会导致脑瘫的发生。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家长应主动咨询医生,待儿科医生评估风险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而对于不存在危险因素的孩子,家长也需多加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全身僵硬、打挺、姿势异常、尖叫哭闹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目前,针对脑瘫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功能训练、手术和药物等综合治疗。功能训练包括躯体训练、技能训练和语言训练,旨在诱导患儿正常的运动发育,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缓解语言障碍。手术治疗则用于矫正脑瘫患儿的畸形,而药物治疗则针对患儿的部分症状进行用药。
预防儿童脑瘫,关键在于保证孕妇营养合理、防止感染、杜绝不良嗜好、减少药物使用、定期产检。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胎儿包括脑瘫在内的很多疾病的发病率。
总之,儿童脑瘫并不等同于智力低下,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是关键。家长应了解致病因素,保持信心和耐心,与医生共同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坚持长期治疗,同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孩子脑瘫怎么看出来?当出现以下几点,要早点去看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