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血糖总是不稳?3个因素是关键
- 自身慢性病
- 用药依从性差
- 对控糖标准不了解
- 糖尿病患者血糖降到7才算达标?别“一刀切”
- 控糖标准公布,3类人对照看看
- 普通糖友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 老年糖友(合并多个慢性病,轻至中度认知障碍)
- 儿童和青少年糖友
- 血糖长期超标,警惕4个并发症
- 心脑血管并发症
- 神经病变
- 肾脏病变
- 急性并发症
确诊糖尿病后,患者每日的焦点自然是如何调控血糖至标准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不懈地用药、调整饮食、坚持运动,以期对降糖有所帮助。然而,即便付出努力,仍有人面临血糖不稳定的情况,每次测量值不尽相同。那么,血糖究竟多少才算理想呢?本文将深入解析。
为何血糖总是不稳?3个因素是关键
不少患者反映,尽管有意识地控制血糖,医生却表示其血糖水平不稳定,需加强关注。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血糖的波动?这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息息相关。
自身慢性病
患者自身的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可能影响血糖稳定。当糖尿病合并这些疾病时,对糖分的调节能力减弱,更易引发血糖波动。
用药依从性差
用药的依从性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即使每日服药,若服药时间间隔或方法不当,也会影响降糖效果。例如,本应餐前服用的降糖药若餐后服用,或服药时间不规律,均对降糖不利。
对控糖标准不了解
部分人误以为血糖仅需降至7mmol/L才算达标,从而严格限制自己的血糖水平。然而,不同人群的目标血糖范围各有不同,了解这些标准对控糖更为有利。
糖尿病患者血糖降到7才算达标?别“一刀切”
许多人认为,血糖目标值应为7mmol/L。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人甚至采取节食等极端方法。事实上,血糖目标值因人而异,一刀切的标准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并非越低越好,超出身体承受范围可能引发低血糖等问题,甚至扰乱胰岛素作用,对健康不利。
控糖标准公布,3类人对照看看
针对不同人群,控糖标准有所不同。以下是三类人的对照标准:
普通糖友
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或药物治疗,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内,随机血糖不超过10mmol/L较为理想。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对于这类人群,空腹血糖应控制在5.3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较为安全。但需警惕低血糖,当血糖低于4mmol/L时应及时调整。
老年糖友(合并多个慢性病,轻至中度认知障碍)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多种慢性病时,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内,餐后血糖不超过10mmol/L即可。
儿童和青少年糖友
对于这类人群,空腹血糖不超过7mmol/L,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应低于6.5%。
血糖长期超标,警惕4个并发症
长期血糖超标可能引发以下并发症:
心脑血管并发症
血糖升高可能导致血管渗透压变化,诱发高血压、心梗、中风等问题。
神经病变
可能导致手指、脚趾发麻,严重时出现皮肤溃烂、红肿等病变,甚至导致糖尿病足。
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威胁肾脏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肾衰竭。
急性并发症
短时间内血糖骤升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神经损伤,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了解适合自己的目标血糖值,并据此有效调控血糖范围,避免一刀切地追求低血糖。无法长期稳定血糖水平可能带来健康风险,需警惕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糖友血糖降到7以下才算达标?控糖标准公布,3类人标准各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