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荨麻疹患者寻觅偏方
罹患荨麻疹,许多人会在网络上寻求治疗方法与偏方。令人震惊的是,我在搜索时发现了上千万条关于荨麻疹偏方的信息,其中不乏离谱的描述。许多患者可能因此受到了误导。
每百人中或有23人罹患荨麻疹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荨麻疹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1%~30%,在中国人群中约为23%。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因为许多人可能在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荨麻疹,只不过有些症状轻微,短时间内自愈。
回忆起童年时期,我两次患上荨麻疹,都是在玩耍时突然皮肤出现风团并伴有瘙痒。当时在农村,人们称之为“鬼疙瘩”。村里的老人建议使用童子尿和稀泥来敷抹,据说第二天就会好转。我尝试了这个土方法,确实第二天就好了,这让我深信不疑多年。
后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深入,我意识到那些年的做法是多么可笑。
荨麻疹偏方繁多,究竟哪种有效?
荨麻疹的分类
荨麻疹并非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医学上将荨麻疹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诱导性荨麻疹。
自发性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区别在于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是否超过6周,超过则为慢性荨麻疹。
诱导性荨麻疹分为:
物理性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冷接触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振动性血管性水肿、胆碱能性荨麻疹。
非物理性荨麻疹:如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两种或多种荨麻疹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治疗荨麻疹,寻找病因是关键
荨麻疹多数与过敏源有关,我们称之为外源性,包括物理刺激、食物、药物、植物、运动等。因此,如果你反复出现荨麻疹,一定要进行过敏源检测,明确不能接触什么,不能吃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原因是内源性原因,如慢性隐匿性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某些自身免疫及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
在治疗方面:
如患者仅出现少量风团,可尝试去除病因并观察;若风团数目增多,且症状明显,建议尽快就医;如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就医,而不是盲目寻找偏方。
[1]百度健康医典 荨麻疹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荨麻疹偏方用了很多,到底哪种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