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辛凉之性,入肺、肝经,不仅善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与咽喉,还能透发疹毒、疏肝行气。在治疗风热诸疾方面,薄荷尤为适宜;对于肝郁化热,同样可发挥其疗效。其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为中医所推崇。
功效详解:
- 疏散风热:风热感冒证是其主治,表现为发烧、怕冷、嗓子痛、头痛、咳嗽等症状。
- 清利头目:用于缓解外感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引起的咽喉疼痛、头痛等问题。
- 解毒透疹:麻疹疹出不畅时,薄荷可促进麻疹迅速透发,缩短病程。
- 通鼻窍: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或过敏引起的相关症状。
- 疏肝解郁、理气:对于肝气不舒引起的胁肋疼痛、心情不畅、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用法用量:
内服时,薄荷可煎汤,剂量在2-10g之间;亦可入丸散。不宜久煎,入汤剂宜后下。外用时,适量取鲜品捣敷或捣汁涂,也可煎汤洗或含漱。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现代药理作用:
- 局部作用:薄荷水局部应用有清凉、止痒、消炎、止痛的功效。其中的薄荷醇能够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凉感,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解热:小量薄荷能兴奋中枢神经,扩张周围毛细血管而散热,并促进汗腺分泌而发汗,从而降低体温。
- 抗炎:薄荷所含的儿茶萘酚酸是有效的抗炎剂,能抑制3a一羟类固醇脱氢酶而有弱抗炎作用。
- 呼吸道黏液分泌:薄荷能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减少泡沫痰,增大呼吸道的有效通气量。
- 健胃与利胆:薄荷油有健胃作用,对胃溃疡有治疗作用;同时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还有保肝作用。
使用禁忌:
- 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应忌服薄荷叶。
- 孕妇应避免使用,哺乳中的妇女也不宜多用。
- 薄荷的有效成分易因受热挥发失效,故入煎剂宜后下。
- 由于薄荷有醒脑、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以免造成睡眠困扰。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薄荷的传统与现代功效,以及其使用与禁忌,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一传统中药。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小薄荷”也有大作用!薄荷的现代药理作用,建议收藏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