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众所周知的营养佳品,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然而,尽管牛奶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群,但仍有一部分人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饮用。
一、乳糖不耐受者 这些人体内乳糖酶不足或严重缺乏,因此无法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可供小肠消化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滞留在肠腔内的乳糖导致渗透压升高,肠黏膜对水的吸收力增强,肠腔体积增大,肠道排空加快,最终产生腹胀、肠鸣音亢进、肠绞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
二、牛奶过敏者 部分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对牛奶存在过敏反应,饮用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可能诱发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
三、食管裂孔疝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牛奶具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作用,可能加重胃液或肠液的反流,从而加重食管疾病的症状。
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牛奶曾被视为治疗饮食推荐给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但现在的研究表明,牛奶不仅无法帮助这类病人,反而可能增加胃酸的分泌,减缓溃疡的愈合速度,影响治疗效果。
五、胃部分或全切除手术后的患者 手术后,患者体内的乳酸酶受到影响而减少,饮用牛奶后,乳糖无法分解,可能导致腹胀。
六、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在发作期,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不宜喝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脂肪需要胆汁和胰腺酶的参与消化,可能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
七、缺铁性贫血患者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补铁治疗,而牛奶中的钙盐、磷盐可能与铁元素结合形成大分子的络合物,影响铁的吸收,不利于贫血的恢复。
八、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避免饮用牛奶,因为牛奶可能加重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九、肾衰竭等严重肾病患者 肾炎等轻微肾病患者或血中肌酐处于正常范围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但肾衰竭等严重肾病患者不宜喝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体内会代谢成肌酐,容易导致血清肌酐含量增高,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尽管牛奶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皆宜。在饮用前,请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警惕!这10类人群不宜喝牛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