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抑郁症还可怕的,是“假装抑郁”

比抑郁症还可怕的,是“假装抑郁”

况钊瑾 2024-12-04 果蔬养生 786 次浏览 0个评论

凌晨三点,小池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又是睡不着的一夜”,配图是一杯水和一把药片。她的朋友们看到后纷纷留言安慰,还有人私信询问她怎么了。事实上,小池不仅没有失眠,反而睡得很香,睡前刚追完一部喜欢的电视剧,而那个“药片”也不过是常规的维生素。假装抑郁,成了小池最近沉迷的“娱乐活动”。

她经常在网上搜索抑郁症状,然后一条条对照,并“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些症状。她发现抑郁的人总是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于是,她每天都让自己丧着,无论看到什么,都先皱眉、叹气然后说“没意思”。朋友邀请她玩,她总是拒绝说“不想动”,即使答应了,也会表现出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但内心却十分雀跃。晚上,她还会在网上发布一些状态,比如“人间不值得”“好难过,好想哭”,并配上一张丧丧的图片。看到评论里大家对自己的关心,她心里甚至会生出一种满足感。

小池说:“我说自己抑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 点击图片进入测试 ↓↓

「测一测你是假装抑郁还是真抑郁?」

也曾在网上看过这样的提问:“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没有抑郁,却总喜欢假装自己抑郁了?”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因为抑郁的人,太容易被忽视了。”的确,相比于那些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的人,抑郁的人总是更容易被忽略。因为抑郁的人总是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跟别人交流,即便别人主动找他们聊天,也总是提不起兴趣。在很多人看来,抑郁的人就是在“无病呻吟”,是在博取别人的同情和关注。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抑郁的人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被别人看见、被别人理解。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只能得到一句“别想太多了”“你就是太闲了”。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假装抑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别人的关注。

在知乎上,有一个叫“假装自己抑郁是什么体验”的问题,很多网友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人说自己装抑郁后,身边的朋友都对自己关心了起来,虽然知道他们只是出于同情,但还是觉得很开心;有人说自己装抑郁后,终于有机会跟父母坐下来好好聊聊,虽然聊的内容并不愉快,但至少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感受;还有人说,自己装抑郁后,终于鼓起勇气去看了心理医生,结果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抑郁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把“假装抑郁”当成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他们不愿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就把自己的“抑郁”当成一种借口,来逃避责任和义务。但这样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安慰和同情,但长远来看,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脆弱和依赖。

不知从何时起,抑郁变成了一种“潮流”。很多人都喜欢用“抑郁”来标榜自己,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与众不同、有故事。然而,当所有人都开始假装“抑郁”,真正抑郁的人反而会被质疑和嘲笑。他们不敢跟别人倾诉自己的感受,因为害怕被当成“异类”;他们不敢去看医生,因为害怕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他们甚至不敢在网上搜索抑郁症的相关信息,因为害怕看到那些“矫情”“博同情”的评论……

很多人对抑郁的认知,还停留在“心情不好”的层面,这导致很多人在出现抑郁症状时,不能及时就医,甚至被误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8万人选择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而这些令人痛心的数据背后,隐藏的是无数被误解、被忽视的求救。

识别自己是真的抑郁,还是“假装抑郁”,对你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真抑郁与假抑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点区分:事实上,假装抑郁有时候也会发展成真的抑郁。如果假性抑郁,由最初的症状不断发展,超过两周之上或者21天这个范围,便有很大的可能性变成真性抑郁!因为人在21天便能形成一个新的习惯,所以,当你出现假装抑郁的想法时,就需要重视及时调节了。如果长期处于假装抑郁之中,就要警惕,万一真的发展为抑郁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比抑郁症还可怕的,是“假装抑郁”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