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旦发作,那种犹如针刺入骨、刀削皮肉的疼痛,足以让人痛不欲生,仿佛正在经历酷刑的囚犯,无助而绝望。因此,痛风患者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
“问上医”为您介绍痛风患者如何应对痛风急性发作。
对于痛风,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尿酸沉积在关节处导致的,当关节产生炎症反应时,便会引发急性发作。为了缓解痛风急性发作,人们通常会选择药物来消炎和减轻疼痛。
-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痛风消炎、止疼药物中最常见的。它通过有效抑制细胞分裂来减缓炎症。但需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的副作用较大,其毒性剂量和药物起效剂量很接近,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影响肝、肾功能。因此,建议开始时选择小剂量服用,并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剂量。
-
非甾体抗炎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人体环氧化酶活性来抑制炎症,缓解疼痛。这类药物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
- 选择性NSAIDS药: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美洛昔康等,对胃肠道伤害的风险小,但可能对心血管产生风险,可能引发心力衰竭、血栓及心脏疾病、增加出血风险。
- 非选择性NSAIDS药:如洛索洛芬钠、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对心血管伤害的风险小,但对胃肠道伤害的风险很大,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上腹疼痛、恶心、食欲退减等症状。因此,建议肠胃不好的患者选择选择性NSAIDS药,而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选择非选择性NSAIDS药。
- 糖皮质激素 对于上述两种药物都不能使用的患者,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短期消炎止痛效果显著。但需注意,西药通常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切忌空腹服药。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提供了不用吃药的方法。每天按摩克制痛风的三个关键穴位,即可缓解急性痛风,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许多老人都这样做。
-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关节下部,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保健关键穴位。它因在血气之脉上,所以被称为痛风的克星。痛风发作多因体内正气不足,风湿类邪气入侵导致气血不足,所以需要血气流经的足三里来改善症状。
-
解溪 解溪位于踝关节,同样位于足阳明胃经这条血气之脉上。它对“湿邪”产生的湿气有独特的治愈效果。
-
血海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不同于以上两个穴位,它处于脾经这条脉络上。中医治痛风,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基本原则,所以血海这个穴位被引入,以改善血液流通。
对于急于缓解痛风症状的患者,建议在服药间隙定时按摩这三个穴位,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痛风发作如历经酷刑,这3类药物、3个穴位,互相配合见效快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