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上,家长们经常询问:孩子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体型,才能有助于他们长高?有些家长坚信,孩子要养得胖一些才能长高,尤其是爷爷奶奶们,他们担心孩子吃得少、太瘦了。但实际情况是,在孩子长高的关键时期,瘦一点比胖一点更有利。
脂肪细胞含量较多的孩子,其骨龄往往会提前发育,这会对他们的最终身高造成不利影响。我经常提醒家长们,孩子每提前一岁的骨龄,他们的身高就可能会少长5-10公分,这是非常吃亏的。我在门诊上遇到过许多孩子,他们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遗传身高,就是因为骨龄提前发育得太快,错过了最佳的生长时机。
相反,身材苗条的孩子,他们的骨龄往往偏小,可能会晚长。孩子晚长一年,他们的生长空间就会更多,最终身高也会更好。当然,并不是所有瘦瘦的孩子骨龄都会偏小,也有部分孩子骨龄会偏大,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就像前段时间,我同一天看了两个13岁多的女孩,她们的身高差不多,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13岁7个月,身高157,体重82斤,骨龄偏小仅12岁,还没来月经。妈妈希望孩子能长到160,但按骨龄来看,我说她完全有机会长到165。经过两个月的干预,孩子长了2.2公分,长势喜人。因为按照骨龄来看,她还有很大的长高空间,可以再追赶一下,多长几公分。
而另一个女孩就没那么幸运了。她13岁5个月,身高154,已经来月经一年半了,最近半年几乎没长个。我告诉家长,她的生长空间已经不多了。妈妈希望她能长到160,但骨龄片显示,她的骨骺线已经接近闭合,只剩下1-2公分的生长空间。妈妈非常失落,但确实是因为来得太晚了,只能抓住最后的机会,尽量让她多长一点。
因此,孩子最终能长多高,关键看骨龄而不是年龄。身高预测也是根据骨龄来判断的,但骨龄并不是匀速生长的。临床上发现,孩子体重每增加10斤,骨龄就有可能提前一岁。有些孩子骨龄可能这段时间跑得快,过段时间又跑得慢了,很难有一个精确的判断。我们只能根据孩子现阶段的情况来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说,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医生预测的身高跟最终身高不一致。
家长们需要明白,这个身高预测,在孩子小的时候往往不太准确,因为影响身高的因素太多了。除非家长能做到每年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相反,当孩子长大一些后,预测身高往往比较准确,但这时候已经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就像十四五岁的孩子,预测他们的终身高往往比较准确,但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如果前期落后太多,即使去干预,也很难追赶到理想的身高。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这种体型的孩子,最容易长不高!家长别不当回事,这样补救来得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