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又称为胆甾醇,是动物组织细胞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还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激素的原料。因此,胆固醇并非完全对人体有害。
在临床上,胆固醇也是生化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肝脏中合成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会转化为甾体激素或成为细胞膜的组分,从而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保持恒定,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营养素成分。
尽管胆固醇在人体中有其重要性,但过高的胆固醇含量却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据亚太心血管疾病和中风调查显示,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一单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几率就增加35%,和血管有关的中风几率也会增加25%。德国养老院协会也曾呼吁人们,通过多样化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因为如果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偏高,就会加大患动脉硬化的危险。
那么,我们每日应从食物中摄取多少胆固醇呢?实际上,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也就是说,成年人每日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约200毫克胆固醇。而按照30%的吸收率来计算,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约为660克即可满足需求。
随着人体的衰老,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其代谢功能减弱,心血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一些慢病的威胁。因此,老年人要减少食物中的胆固醇来源。以下高胆固醇食物要尽量少吃:猪脑、牛脑、羊脑、蛋黄、虾子、鱼子、动物的肝脏、猪肾、鱿鱼以及贝类等。尤其是蛋黄,因为鸡蛋是日常食品,有些人会每天都吃。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大约为300毫克,绝大部分是含在蛋黄中,老年人建议每天进食不超过2个为好,蛋白可以多吃些。
为了保持健康,老年人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膳食纤维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能吸收肠道中的胆固醇,并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及乐观的心态,也有助于平衡人体内的胆固醇。
总的来说,胆固醇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过高的含量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胆固醇的摄入量,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习惯,以保持健康的体魄。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胆固醇“排行榜”前十名的食物,中老年人,少吃些,身体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