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冬虫夏草虽好,但3类人不宜食用

秋冬进补,冬虫夏草虽好,但3类人不宜食用

郝航栋 2024-12-10 食疗养生 572 次浏览 0个评论

进入秋季后,很多人开始进入了“进补模式”。而冬虫夏草,作为我国三大“补药”之一,因其“阴阳双补”的神奇功效,成为了众多人的首选。然而,你是否知道,尽管冬虫夏草被誉为补品之王,却并非人人皆宜。

冬虫夏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名贵滋补药材,与人参、鹿茸并列三大“补药”,既可入药,又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蕴含着极高的营养价值。早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便有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因其得阴阳之气全也,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

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性平、味甘、归肺、肾二经,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咳嗽气短、自汗盗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病症。那么,冬虫夏草究竟该如何食用呢?

相比其他滋补品,冬虫夏草的药性更为温和,具有更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然而,食用方法不对,往往不能发挥其价值。关于冬虫夏草的食法,每人每天0.5~5克左右,不宜过多,常见的有煎煮食用、炖汤食用、泡酒喝和直接咀嚼吃。

然而,尽管冬虫夏草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很多人却存在误区,认为吃了它就能有病治病,没病也能养生保健。然而,冬虫夏草本质上是一味中药,“是药三分毒”,盲目进补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中医讲究的是阴阳调和,阴阳平衡。如果人体的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身体就容易产生各种疾病。例如,阳盛阴虚的人盲目食用冬虫夏草,就会对身体产生不利。

因此,在食用冬虫夏草之前,最好先向医师咨询。千人千面,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食用方式,其滋补作用,必须掌握适应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哪些人不宜食用冬虫夏草呢?首先,儿童和青少年不宜食用。因为冬虫夏草具有与雄性激素相似的作用,可能导致早熟。其次,患有各类实证的人也不宜食用。这类人主要多见于外感的早、中期,表现为高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状。长期大鱼大肉、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容易使体内痰热积蓄,这也属于湿热壅滞的里实之证。这类人食用冬虫夏草后非但没有治疗、保健作用,反而会导致心慌气短、烦躁、口角溢血等不良反应。最后,阴虚火旺的人也不宜食用。这类人表现为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渴不欲多饮、苔少质红、脉细数、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这类人群盲目进补冬虫夏草,很容易导致上火。

因此,食用冬虫夏草需谨慎,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遵循医师建议,合理进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秋冬进补,冬虫夏草虽好,但3类人不宜食用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