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避免病毒感染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防病、抗病能力,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那么,如何增强抵抗力呢?除了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外,服用补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补气药。
然而,补气药的种类众多,药有寒性和热性的不同,适用的对象自然也就不一样。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闵存云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常用的补气药——人参的选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人参的种类不少,目前有关人参类的名称主要有红参、高丽参、生晒参、西洋参等。红参和高丽参,两者一样,都是将人参从地里挖出来后,经过蒸透再晒干的加工品。而生晒参则是直接晒干的人参。至于所谓的“野山参”,原本是指野生于山林中的人参,其补气作用最强。但目前多数是将人工培植的、生长期大于5年的人参当作野山参,其余的都是人工培植的、生长期在3年左右的人参。西洋参则是出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参,又称花旗参。
专家指出,不同种类的人参,性质和作用特点不一样,不能相互代替,更不能随便滥用。例如,红参和高丽参性质偏温、热一些,温补的作用比较强,只适用于体质偏寒一点、气虚的人;而生晒参则稍微温和一些,只要不是体质太热的人都可以适当使用。至于西洋参,虽然也有补气的作用,但它的性质属于寒凉,夏天用于清凉解暑最宜;体质偏寒的人不宜服用,否则适得其反;体质偏热的人则可以服用。
除了人参的种类外,人参的不同部位作用也不同。通常药用的人参是指人参的主根。但人参周身都是宝,其他部位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人参的须根称为“参须”,补气的作用不如主根,使用时剂量需要加大一些。而“人参叶”是人参的叶片,具有解暑、生津止渴、降虚火的功效,适用于夏天暑热口渴、热病后期津液不足的人,或者胃阴不足,出现虚火牙痛的人。“参芦”是人参的根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古代医家认为参芦具有涌吐、升提的作用,适用于体虚痰饮壅盛以及腹泻日久出现脱肛等症的人,不宜和人参一同服用,用于补气时最好把芦头去掉。
人参的服用时间以上午空腹时为佳,以上午10点左右服用最好,此时的吸收最佳。下午4点后尽量不要服用,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食用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条件和爱好适当选择。可以是隔水清炖,也可以加适量肉类一起炖,喝汤的同时吃渣。有条件的可以做成补气药膳。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人参打粉后用开水冲服,每次3-5克,每天一次。
然而,人参如应用不当,也会引起胸闷、腹胀、烦躁不安、失眠、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必须注意。以下情况应当尽量避免服用:热病患者、体质壮实的人、少年儿童、高血压患者等。同时,人参与萝卜不宜同服,茶叶、咖啡中的一些成分可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因此,在服用人参时,尽量不要同时饮用浓茶、咖啡等饮料。
除了人参外,还有党参、太子参、沙参、黄芪、五指毛桃、山药、黄精等也有补气作用。党参的补气作用不强,但性质温和,多数人都可以接受。太子参的补气作用较弱,多用于小孩。沙参的补气作用不强,但有滋阴的作用,适合于气阴两虚的人。黄芪的补气作用比党参强,但性质偏于温燥,易致人上火,体质偏热的人不宜,广东地区多以五指毛桃代替黄芪。山药和黄精以健脾补气为主,适用于以脾虚为主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人参、红参、西洋参……教你如何正确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