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的症状及护理
婴儿湿疹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发病部位和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型:
-
脂溢型:三个月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盖黄色油腻的痂,头顶则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随着年龄增长,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能出现擦烂、潮红及渗出,这种情况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通常在6个月后,随着饮食的改善,症状会自行缓解。
-
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若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甚至继发感染。
-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称为干性湿疹。
事实上,湿疹的分型并非绝对,上述三种类型可同时存在。
如何区分婴儿湿疹与痱子?
-
起因不同:湿疹通常与过敏有关,如对乳类、鸡蛋、鱼虾等物质的敏感性较正常婴儿高。痱子则由于出汗多,汗液排出不畅潴留于皮内引起汗腺周围发炎。
-
好发时间不同:湿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痱子主要在夏季出现。
-
发生部位不同:湿疹多见于孩子的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而痱子则主要出现在多汗部位,如额部和颈部、枕部。
-
形态不同:湿疹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而痱子则是汗腺的轻度发炎,丘疹中央有小白点,常突然出现并迅速增多。
湿疹患儿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
尽量查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清等,必要时母亲应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以免通过乳汁诱发患儿湿疹。
-
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和各类化妆品,使用温水洗澡,不宜过勤。
-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湿疹部位。
-
经常更换衣物,选择宽松、细布全棉织品的衣服。
-
避免滥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
治疗期间避免接种,避免接触单纯性疱疹患者。
婴儿湿疹的治疗:
-
治疗原则:根据湿疹表现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如红肿明显者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者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
-
冷湿敷:使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注意避免使用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以免烧伤宝宝皮肤。
-
含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应谨慎选择,避免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使用,以免产生药物依赖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
婴儿湿疹的饮食注意事项:
-
尽量采用母乳喂养,以减少湿疹的发生。
-
添加辅食时,应逐渐添加,以便于观察是何种食物引起过敏。
-
若发现对某种食物过敏,可逐渐尝试食用,并观察是否出现湿疹。
-
已患湿疹的孩子应避免或减少食用鱼、虾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
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
避免孩子过胖,因为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较大。
总之,通过合理安排饮食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湿疹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即使一时控制不满意,随着断奶时间的延长,湿疹也会逐渐消失。
关注“玥姮心智慧”,我们为您分享最新生活、育儿、资讯,微信号:yhxz-h。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湿疹高发期,如何不用找医生也能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