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对于广大70后和80后夫妇来说无疑是个喜讯。然而,许多有生育意愿的高龄妈妈都心存疑虑:自己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再次孕育,以及宝宝的健康状况是否会受到影响。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科学备孕的方法,以帮助这些妈妈们实现她们的梦想。
[孕前身体检查]
呵护宝宝温暖的“家”--子宫
众所周知,子宫在整个孕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激素以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因此,呵护好子宫对女性自身和宝宝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反复流产对子宫的损害极大,是导致子宫伤病的重要因素。
孕前孕期都远离疾病困扰
女性孕前应注意经期卫生,防止感染,避免过度疲劳、阴冷湿寒,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怀孕以后,除了生殖器官有明显改变外,身体其他器官的代谢活动也会大大增加,以适应妊娠期间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在某一方面患有疾病,不仅会影响胎儿的形成和健康发展,而且还会造成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
[科学运动健身]
孕前需控制体重
妈妈的孕前体重与优生息息相关,过胖或过瘦都会使体内分泌功能受到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受孕,还会增加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患呼吸道疾病或者腹泻的概率。
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有利于气血流通,能让身体进入更棒的孕育状态。女性受孕前,应先调养好身体,以便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一直都将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以承受养护胎儿的重任和怀孕,分娩时的体力消耗。
[孕前饮食调养]
好食有好孕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注意加强营养;避免各种食品污染;防止营养过剩。
[最佳生育年龄]
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力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从女性的生理规律来说,生育能力最强在24-28岁,30岁以后缓慢下降,35岁以后迅速下降,到40岁时只有35岁时的一半;而44岁以后约有87%的女性已失去了受孕能力。且女性在35岁以后,怀上带畸形染色体的孩子概率是1/178,流产的概率是1/200。因此,有计划生育二胎的夫妇,应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尽早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起居规律,避免熬夜;合理饮食,不抽烟、少喝酒及咖啡;避免和减少辐射的损害,尽量少使用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总之,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往往事半功倍!

*叶玉妹,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浦东新区名中医主任医师。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科学备孕需注意哪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