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外在形象,更关键的是,它还会对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医学领域,肥胖被定义为体内脂肪过度沉积的状态,通常通过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来判断,当BMI≥30时,即可确诊为肥胖。临床上,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可能与颅脑损伤、内分泌疾病、垂体瘤等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激素、精神类药物、胰岛素等药物因素有关。对于继发性肥胖,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而单纯性肥胖则可能与饮食、基因、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对于肥胖的治疗,医学营养治疗、行为指导、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并行。其中,药物治疗在肥胖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减肥药物包括奥利司他、芬特明/托吡酯、纳曲酮/安非他酮、氯卡色林和利拉鲁肽。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得到了证实,并且可以长期使用。然而,欧洲药监局只批准奥利司他可以长期服用,而我国药监局也只批准了奥利司他。利拉鲁肽主要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用于临床,适用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纳曲酮/安非他酮可能增加患者自杀的风险,因此在国内很少使用。而芬特明/托吡酯和氯卡色林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
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的BMI≥30时,可以考虑酌情使用减肥药物,但并非强制。而当患者的BMI≥27,且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其中一种并发症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经过批准的减肥药物,以实现长期保持健康体重的目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肥胖患者应避免从网络渠道购买减肥药物或保健品,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含有二甲双胍、利尿药,甚至已被淘汰的芬氟拉明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作为药师,我们会告知患者,减肥药物应先服用三个月,以评估其耐受性和减重效果,然后决定是否继续服用。如果三个月后,患者体重下降幅度超过5%,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那么这个药物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服药期间,需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如果三个月后体重下降幅度小于5%或出现安全问题,应终止服药或更换其他药品。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药监部门批准的减肥药物只有奥利司他,相对较为安全。因此,肥胖患者切忌自行在网络上购买减肥药物或保健品,以免危及自身安全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有哪些安全靠谱的减肥药?听听药师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