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鲍明其 2024-12-13 果蔬养生 345 次浏览 0个评论

白天犯困晚上不睡

是最近的常态

前阵子熬夜重温了

经典电影大话西游

紫霞仙子的wink真是美炸了

一双明亮好看的眼睛

对颜值来说真的是加分项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回头再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因为熬夜而挂上了“熊猫眼”导致脸上写满了憔悴、疲倦、沧桑感觉自己一下子老了10岁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眼前的黑也许不是你认为的黑,熬夜也并不是导致黑眼圈的唯一元凶。相信也有不少人受过黑眼圈的困扰,今天就一起来聊聊它!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概述


黑眼圈 (Dark circle) 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术语,但已被广大患者和医生用于描述眼周的灰暗状态。尽管黑眼圈对于生理机能的影响有限,却给人疲劳、悲伤或者宿醉样外观。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黑眼圈中又以下睑黑眼圈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 最为常见,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人群均可出现,偶有家族遗传的报道。患者常因为这一显著的美容问题而寻求治疗。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病因和分类


病因研究推测黑眼圈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可能的病因有真皮黑色素沉积、浅表血管结构的显现、皮肤松弛和沟槽以及水肿等。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组织学研究也发现真皮乳头层黑色素和噬黑细胞增加,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内血管中度扩张,真皮内无含铁血黄素沉积。


目前将黑眼圈分为3类:


色素性黑眼圈

这是最常见病因,组织学显示真皮黑色素的过度沉积,可由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形成的炎性反应后色素沉着以及水肿引起。其中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可由自发性或环境因素导致。环境因素包括过度日光暴露、药物的摄入、妊娠、哺乳、眼部手术和外伤等。水肿会导致皮肤厚度增加,使得色素的漫反射率增加,从而引起皮肤黑色增加,由于水肿的变化,会导致黑眼圈的灰暗外观的轻重程度变化。临床表现为沿眶缘弧形的灰色或棕色皮肤,部分患者会随疲劳、睡眠不佳而加重。当人为牵拉下睑皮肤时,这一色素沉着区域会随之伸展,但颜色不会显著变淡。

血管性黑眼圈

这是引起黑眼圈的另一常见病因。由于眼睑皮肤的菲薄透明,皮下脂肪极少或缺失,其下的眼轮匝肌和内含的血管、真皮毛细血管网以及皮下明显突出的蓝色网状静脉透过皮肤形成外观的灰暗。可累及整个下睑区域,临床表现为紫罗兰色外观伴有突出的蓝色血管,尤以下睑内侧最为显著,可在月经期加重。当人为牵拉下睑皮肤时,这一区域会随之伸展,不伴有颜色的变淡,却可导致紫罗兰色加深,主要皮肤牵拉变薄后,深在的过多的血管变得越发明显。

结构性黑眼圈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原因主要是泪槽形成的阴影,后天性原因主要由下睑皮肤松弛、眶脂膨出、水肿等形成的阴影。 随着紫外线照射和年龄相关性老化,菲薄松弛的皮肤会在下睑形成阴影样外观导致下睑黑眼圈的形成。不同患者可同时伴有以上多种类型的黑眼圈, 称为混合型黑眼圈。其中棕色外观的黑眼圈鉴别上较为困难,可采用wood灯来分析,表皮色素沉着形成的黑眼圈,wood灯下色素增强,真皮色素沉着形成的黑眼圈,wood灯下色素减弱,而血管性黑眼圈则无变化。

治疗


黑眼圈的个体解剖差异尚未完全明确,许多眼周年轻化的技术比如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等能够减轻黑眼圈,但至今缺少循证医学证据。需要依据黑眼圈的不同病因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色素性黑眼圈

治疗目的以去除色素沉积为主。

1. 化妆品: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抗黑眼圈的化妆品目的在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黑色素。主要成分是多种维生素和植物萃取物,氢醌含量<2%。眼部的遮瑕霜也可暂时性遮盖黑眼圈。防晒霜和防晒措施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2. 外用药物:主要是脱色剂,作用机制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活跃的黑色素细胞的DNA的合成减少表皮黑色素含量,并可增加表皮颗粒层的厚度。治疗需要持续数月才能获得美容效果。常用脱色剂包括氢醌、外用维甲酸、壬二酸、类固醇、曲酸等。

3. 化学剥脱:是通过外用一种或多种化学制剂,对皮肤实施可控制的损伤,从而去除表皮或真皮浅层的皮损。选用不同浓度的化学剥脱剂,可实现不同深度的剥脱。常用化学剥脱包括三氯乙酸、α-羟基酸。化学剥脱禁忌用于血管性黑眼圈为主的患者,有加重黑眼圈的风险。

4. 激光治疗:在过去的30多年中,激光已被广泛用于美容领域。包括色素特异性激光、色素非特异性激光和强脉冲光。色素特异性激光是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靶向作用于色素,包括:Q开关红宝石激光、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和Q开关Nd:YAG激光。激光治疗时,须特别注意眼睛的安全防护。而且下睑皮肤只有0.4~0.5mm厚度, 一旦治疗部位接近眼球,就应使用较大的巩膜金属 护眼罩。

血管性黑眼圈

治疗目的以去除显露的血管为主。

1. 外用药物:局部应用含2%叶绿醌(维生素K1)、0.1%视黄醇、0.1%维生素C和0.1%维生素E的混合配方凝胶能有效改善下睑血流的淤滞。

2. 硬化治疗:其原理是将硬化剂注射入血管腔内,使血管壁发生变性,损伤的血管闭合纤维化而不能再通。由于眼周浅静脉与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存在细微交通,硬化剂仍有可能通过交通静脉流入眼静脉至海绵窦,引起眼部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因此眼周硬化治疗风险极高。

3. 手术:为规避硬化治疗的风险,许多医生倾向于使用小切口手术来去除眼周扩张静脉。为减小手术瘢痕,可采用1.5mm切口,随后辅助定制钩针牵拉切除扩张静脉,成功率100% ,创伤小,随访12个月无复发,从成本-效益比来说,这一微创手术是最便捷的方法。

4. 激光治疗:血管特异性激光靶向破坏眼周细小毛细血管网和扩张静脉。毛细血管网的治疗主要采用585nm和595nm脉冲染料激光。对于口径较大的扩张静脉,以还原性血红蛋白为主,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效果欠佳,波长1064nmNd∶ YAG激光对其吸收系数最大。

5. 充填治疗:对于眼睑皮肤薄和透明所致的黑眼圈,可采用自体脂肪或软组织填充剂注射补充眼睑下容量。自体脂肪具有完全的生物相容性,是最理想的填充材料,需使用钝性针头注射,可避免损伤血管,减少脂肪栓塞风险。透明质酸是最常用的软组织填充剂,可用于皮肤菲薄形成的黑眼圈的治疗,但填充不宜过浅,以免出现皮肤结节或条索样外观。如果充填过深,填充剂则不能有效遮盖导致黑眼圈的皮下血管网。

结构性黑眼圈

治疗目的为改善结构的异常。

1. 激光治疗:对于皮肤松弛老化可采用剥脱性或非剥脱性激光治疗。剥脱性CO2激光换肤对于眶周皮肤松弛及皱纹有显著效果。但考虑到持久性红斑及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出现了一系列非剥脱性激光/光技术包括:脉冲染料激光、半导体激光、1064nmNd∶ YAG激光、1320nmNd ∶YAG激光、1540nm铒玻璃激光及IPL。点阵激光技术通过微小的真皮热损伤刺激胶原的重塑和新生胶原的形成,改善皮肤松弛,是近年来的新兴治疗方法。

2. 充填治疗:对于泪槽以及凹陷阴影形成的黑眼圈,可采用自体脂肪或软组织填充剂如透明质酸注射补充眼睑下容量。充填层次应在眼轮匝肌深面和眶缘骨膜浅面,均匀分布,不可矫枉过正。同时应注意补充整个中面部的容积缺失,获得协调的外观。

3. 手术: 对于泪槽形成的下睑黑眼圈,可通过侵入性方法松解内侧的泪槽韧带和外侧的轮匝肌支持韧带,通常是在下睑成形的手术过程中增加此项操作来矫正泪槽凹陷和睑颊沟。下睑成形中附加眶隔脂肪重置也是纠正泪槽的一种术式,手术路径可以是经皮肤或经结膜的下睑成形,其中眶隔脂肪重置的层次可依据手术医生的偏好,选择在骨膜上平面或骨膜下平面,两者均能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小结


总之,由于黑眼圈的成因多样,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混合性黑眼圈,需要联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美容化效果。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最后祝各位小仙女都能拥有一双没有熊猫眼又Bling Bling的亮眼睛~

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参考文献:

[1]Freitag FM,Cestari TF. What causes dark circles under the eyes[J]? J Cosmet Dermatol,2007,6:211-215.

[2]Goodman RM,Belcher RW.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 tion. An overlooked genetic disorder of pigmentation[J]. Arch Dermatol,1969,100:169-174.

[3]Roh MR,Chung KY.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definition, causes,and treatment options[J]. Dermatol Surg,2009, 35:1163-1171.

[4]马刚,徐天华,赵荀.黑眼圈的诊疗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6,25(6):362-366.

[5]Cymbalista NC,Prado de Oliveira ZN. Treatment of idio- pathic cutaneous hyperchromia of the orbital region ( I- CHOR) with intense pulsed light[J]. Dermatol Surg, 2006,32:773-783; discussion 783-784.

[6]Epstein JS. Management of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A sig- nificant cosmetic concern[J]. Arch Facial Plast Surg, 1999,1:303-307.

[7]Marks MB,Allergic shiners. Dark circles under the eyes in children[J]. Clin Pediatr ( Phila) ,1966,5:655-658.

[8]Hirmand H. Anatomy and nonsurgical correction of the tear trough deformity[J]. Plast Reconstr Surg,2010,125:699- 708.

[9]Gendler EC. Treatment of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 [J]. Aesthet Surg J,2005,25:618-624.

[10]Watanabe S,Nakai K,Ohnishi T. Condition known as " dark rings under the eyes"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 is a kind of dermal melanocytosis which can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Q-switched ruby laser[J]. Dermatol Surg, 2006,32:785-789.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你的黑眼圈,有救了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