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烈日炎炎,各种蚊虫和病菌也活跃起来,汗水涔涔,皮肤清洁变得困难重重。这些外部因素为皮肤病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宝宝那娇嫩的皮肤,更易受到侵袭。
最近,许多宝妈反映自家宝宝身上出现了小红疹,奇痒无比,夜不能寐。一位来自杭州的宝妈,被宝宝的疹子困扰得夜不能寐,每天凌晨就起床在朋友圈签到。这种疹子究竟是什么?是湿疹?过敏?都不是!而是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虫咬皮炎”,最大的特点就是——痒!
“七年之痒”……真的好痒,痒到让人想死的心都有了!长在脚上,痒起来,脚趾头都想砍了!本来就痒,走到哪儿大家都盯着我满腿包看,我觉得更痒了。看到宝宝痒得一直挠头,当妈的真是自责不已,宝宝这么小,怎么受得了?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半夜痒得睡不着怎么办?明明家里没有虫子为啥还是得了这种疹子?怎么区分它和其他疹子?这些疑问,让我们请教一下首儿所皮肤科的主治医师王建才大夫吧!
家里明明很干净,怎么就被虫咬了呢?虫咬皮炎,又叫丘疹性荨麻疹,主要是由于昆虫叮咬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病。如果您或宝宝身上出现单个、独立的疙瘩,摸着很硬,有时候疙瘩上还有个小水泡,如果仔细观察有时候还会看见疙瘩中间有被咬的小点,那么很不幸,你很可能被蚊虫“叮”上了,即将开始一阵奇痒无比的生活。
有的宝妈看到这里可能就有点崩溃了,我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为蚊子布下天罗地网,连只蚊子腿都没看见,它们是怎么叮到我家宝宝的?其实真的不用太紧张,出门溜个弯、晒个被子、甚至开门的时候,蚊子、跳蚤、小昆虫都有可能“趁人之危”,很难避免。
为什么宝宝这么招蚊虫?白白嫩嫩的宝宝们基础代谢高,体温高,而蚊虫正好喜欢往散发热源的地方凑,所以宝宝更容易成为蚊虫袭击的对象。这种叮咬后的反应会有一个耐受的过程,呈现一个波值的变化,刚开始被叮咬后可能反应不严重,但是之后会一次比一次严重,严重到达到一定峰值后,由于反复叮咬产生的脱敏作用,叮咬反应逐渐走向低谷。一般孩子在8~10岁以后对蚊虫的叮咬会达到耐受值,之后的虫咬反应就会逐渐接近成人,一般被叮咬后两三天,疹子就自己消退了。
一般来说被叮咬后不会出现什么严重反映,但如果因为痒而用手挠抓,容易使细菌扩散,使一个小疙瘩变成一大片;另外,如果被咬的部位在眼睛周围、手背、脚背等部位,容易出现严重的水肿反应,甚至出现水疱。更严重一点的会出现细菌感染。就在今天早上,王大夫还碰到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因为被咬后没在意,导致从脚背开始到小腿膝盖整个都肿起来了,“如果孩子发生明显水肿或者发烧,一定要带孩子来医院看一看,我们会做一个血常规,看看孩子有没有感染的情况。”
痒得睡不着,怎么办?首先,忍住!尽量不要用手挠抓,不然可能会使疹子破溃,增加感染的风险!其次,不要用偏方,王大夫见过一个几个月大的宝宝被咬后,爷爷为他擦大蒜止痒,结果皮肤刺激后出现大水泡的情况。然后,一定要做好降温工作,一些家长对宝宝千般呵护,生怕吹空调着凉,然而天热起来,虫咬皮炎的包可能会继发类似毛囊炎样一样的白尖、脓头!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如果是轻微的痒,抹点肤乐霜一类的药物就可以;如果包水肿得厉害可以涂抹些激素类药膏,比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者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如果已经被抓破,可以加点夫西地酸、百多邦一类的消炎药涂抹,一般3~5天就能减轻症状;特别小的宝宝也是可以涂抹重楼解毒酊,但内含酒精,使用时要注意不要抹到眼睛或者嘴里。
小贴士:疹子种类这么多,如何辨别?王医生表示,丘疹性荨麻疹主要需要跟水痘进行区分,它们早期都是疙瘩状、有小水疱以及明显瘙痒感,简单的可以通过分布位置来区分,水痘是向心性分布,以躯干为主,头皮里、腋下都有可能长水疱,而虫咬皮炎一般不会咬到这些部位,所以如果这些部位出现皮疹一定注意排除水痘。
防蚊妙招了解一下: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等,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衣物,减少汗味,避免成为蚊虫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宝宝身上一片红,痒到通宵睡不着!夏天,这种疹子要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