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润色后的内容如下:
龙头新闻讯(记者 霍营 文/摄)民间有句俗语“贵人语迟”,认为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但这其实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孩子说话晚,有可能是听力出了问题。哈医大一院29日举办的“听见未来,快乐成长”关注儿童及老年听力健康大型义诊活动上透露,我国新生儿耳聋的发病率约1-3‰,其中4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60%则源于遗传因素。哈医大一院耳鼻喉科二病房张天虹主任提醒,新生儿出生后需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一旦确诊听力障碍,应尽早在孩子一岁之内进行干预。
以女孩鑫鑫(化名)为例,她已一岁半,像她这么大的孩子,许多都能说不少词语。但鑫鑫除了喊“爸爸”、“妈妈”外,其他词汇基本不会。家长曾误以为她说话晚,直到发现她反应慢,且和她说话需要大声喊时,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带她去医院。结果显示,鑫鑫的听力已严重受损。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常见疾病。遗传因素占比60%,环境因素占40%。生活中,有些新生儿出生时听力筛查正常,但随成长发育,听力可能逐渐损失。一些孩子说话晚,家长误以为正常,待症状严重才就医,往往错过最佳干预期。医生建议,新生儿出生后三天内应做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或存在高危因素者,42天后需复筛。
此外,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耳聋基因检测,特别是发现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的患儿,应避免使用相关药物,防止“一针致聋”事件。对于低体重、黄疸严重、在新生儿ICU治疗过的孩子,需定期监测听力,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张天虹主任强调,新生儿耳聋危害巨大。若在1-2岁时未及时发现并干预,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对确诊存在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尽早干预,通过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多数孩子可恢复正常听力,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而且,孩子在6岁以前,国家有救助政策可免费植入人工耳蜗。
对于有耳聋遗传史的家庭,想生育听力正常的宝宝,建议在怀孕期间做一次羊水穿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医生提醒家长:当心听力出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