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缠绵难自愈,中医辩证有妙方。(上)

感冒缠绵难自愈,中医辩证有妙方。(上)

原晨睿 2024-12-14 家庭养生 482 次浏览 0个评论

感冒无疑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春冬交替季节,天气突变,很多人都会不小心中招。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迅速,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鼻涕,部分人还会出现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一般情况下,鼻涕会在2~3天后变得浓稠,可能伴随头痛、嗓子痛,甚至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伴有发热和畏寒。病程通常持续5~7天。尽管市面上有各种感冒药,但西药并没有特效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来缓解发热、疼痛,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但并不能根治感冒。因此,有些医生常说,感冒治疗或不治疗都需要一周时间,药物作用不大,最好依靠自身的抵抗力来对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的感冒迁延不愈,症状明显,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甚至加重了基础疾病,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肌炎,近年来,因感冒导致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那么,得了感冒真的就无需理会或随便买点感冒药应对吗?这显然是不对的。小病不治,易生后患。其实,中医对感冒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传下来很多临床效方。如果辩证准确,往往能在1-3副药内取得显著疗效。不仅能迅速阻断病情,还能避免滥用西药的危害,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下次感冒的易感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医是如何认识感冒的。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气血流畅运转的有机整体,人体的表面有一层像卫兵一样周护全身的阳气,我们称之为卫气。这些卫气的产生及工作又需要体内的营养源源不断的供应和支持。一旦外来的敌人过强(中医称为外邪)或者外邪并不很强但机体内部的营养不足不能供应支持卫气(中医称为内虚),就会导致卫气的功能受损,无法保护人体,自然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表现。作为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肺自然首先受损,所以感冒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的症状。临床外邪致病以风邪为主,实证为多,风寒、风热常见,并有夹湿、夹暑、夹食等不同兼证。虚证则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之分,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原则应根据感冒的病位在表而因势利导,使病邪从表而解。所以解表是治疗感冒的总原则。不过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个体不同、病邪不同、虚实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剂辨证施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实证。实证一般外邪较重而患者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好,目前主要分为以下两型:

一、风寒感冒 这种类型的感冒常表现为鼻塞不通气、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嗓子痒,咳嗽,痰多,但痰一般比较稀比较白。严重的可能出现全身怕冷、发热,但不出汗,可伴有头痛,身体肌肉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主方: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常用剂量组成:柴胡9克,前胡9克,川芎6克,枳壳9克,羌活9克,独活6克,茯苓9克,炒桔梗6克,人参6克,甘草5克,生姜2片,薄荷2克。

二、风热感冒 这种类型的感冒常表现为发热,怕冷不明显或者微微有些怕冷,有的人会有身上出汗,可有头痛,一般有鼻塞不通气,流黄浓鼻涕,咳的痰也比较黄稠,口干想喝水,常常有嗓子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滑数。 治疗:凉解表,祛风清热。 主方:桑菊饮(《温病条辨》)。 常用剂量组成:桑叶9g 菊花12g 连翘9g 薄荷9g 桔梗9g 杏仁9g 甘草3g 芦根(苇根)15g

以上方药及剂量,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辩证使用,是药三分毒,切不可随意自行抓药服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感冒缠绵难自愈,中医辩证有妙方。(上)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