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昨天喝奶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突然不肯喝了呢?”
“宝宝不肯喝奶,会不会饿啊,要不要给喂点奶粉啊?”
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新手妈妈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而宝宝厌奶便是其中之一。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宝宝厌奶的表现和常见原因。
厌奶期是婴儿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发生在3~6个月的婴儿身上,也有些在7~10个月会再次发生。宝宝厌奶主要分为病理性厌奶和生理性厌奶。病理性厌奶如急性中耳炎、鹅口疮、出牙、鼻塞等都会导致孩子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影响生长发育,需及时就医。
而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是生理性厌奶。这类厌奶的宝宝发育正常,精神良好,只是奶量暂时性减少,一般持续两周到一个月不等。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妈妈的原因,如奶阵过强、乳汁过少或吃了特殊的食物导致乳汁味道改变;二是宝宝的原因,如生长速度减慢、注意力分散或吃奶效率提高后家长继续喂养引起的反抗。
因此,面对厌奶的宝宝,家长要区分开是妈妈的原因还是宝宝自身的原因,对症处理。
其次,在充分了解宝宝厌奶的原因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如何应对厌奶期。
- 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观察宝宝在什么情况下进食顺利,营造一个适当的进食环境。喂奶时最好关掉电视机,喂奶的人也不要随身携带手机,家人不要随意在婴儿身边走动,让婴儿在喝奶时专心,不被其他人或声音打扰。如果是晚上喝奶,可以把室内的光线调的暗一些,让婴儿更舒适,从而提高喝奶量。
- 加大宝宝的运动量
避免整天仰卧或是抱着宝宝。家长应该让宝宝在白天有充分的活动机会,做相应月龄的运动锻炼。如让宝宝多趴一会,或练习翻身、抬头、坐等运动。与宝宝玩亲子游戏,增加孩子的运动量。通过锻炼,不仅能够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可以增加宝宝胃肠蠕动,增进食欲。
- 家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妈妈的情绪要放松,如果妈妈紧张、焦虑,宝宝会有所感应,也会感到紧张,影响吃奶量。所以在喂养的时候,家长要放松心情,与宝宝通过平静温和的眼神、语言交流,让宝宝在好心情下进食。
- 调整奶的流速
对于母乳充足的妈妈,应该防止最急的奶呛到宝宝。妈妈们在喂奶前可以先按摩打圈,将奶阵提前刺激出来,然后用吸奶器取出一部分奶,再让宝宝开始吸吮。另外,也可以用剪刀手,夹住乳晕减慢流速,从而降低宝宝被呛到的概率。对于奶阵弱的妈妈,可以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在远端对乳房进行按压,增加母乳的流量,从而缓解宝宝的焦急情绪。
- 肌肤接触
厌奶表面上看是宝宝抵触乳房,实际上是在拒绝妈妈。肌肤接触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小月龄的宝宝,关键点是重新建立亲子关系。妈妈可以敞开怀抱和宝宝贴在一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泡个热水澡,尽量多照顾宝宝,让宝宝充分放松,唤醒吃奶的本能。
最后,对于厌奶期的宝宝,有些家长可能会采取错误的方法,这里做一些提醒。
- 不停尝试喂奶,强迫孩子喝完
到了厌奶期,虽然宝宝的月龄在增加,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一定要比之前喝的多。同时,宝宝偶尔不好好吃饭,是不会造成营养不良的,掉一点点肉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若一味尝试喂奶,强迫宝宝进食,只会引起宝宝更加强烈的反抗,适得其反。
- 白天完全不喝,只靠睡前迷糊奶
和奶睡一样,迷糊奶并不是应对厌奶期的好方法。喂迷糊奶实际上只是一种吸吮反射,伴随着这种反射动作宝宝勉强填饱了肚子,清醒的时候,一般还会出现饥饿感。所以还是建议在孩子清醒的时候尝试喂奶。
宝宝厌奶的背后牵涉很多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妈妈们在喂养方面一定要多留心,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厌奶期,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90%的婴儿厌奶问题,看完这篇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