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我们所说的“坐月子”其实有着更为专业的称谓——“产褥期”。这段时期,指的是产妇从胎盘娩出到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其目的,是为了让产妇的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到孕前状态,特别是子宫、子宫血管以及子宫内膜等的变化。
具体来说,子宫体的肌纤维在胎盘娩出后需要“缩复”,子宫内膜会再生,子宫血管也会经历变化,而子宫下段和宫颈同样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一切的恢复过程,通常需要6周,也就是42天的时间。
产后,产妇的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这有助于胎盘的剥离创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大约在产后2~4周,各种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妈妈的泌尿系统则会在产后两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
那么,坐月子的实际时长是多少呢?有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生明确指出:产后坐月子并非30天那么简单。对于顺产的妈妈,至少需要42天;而剖腹产的妈妈,至少需要56天。因为剖腹产对身体的伤害更大,所以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
在这段恢复期内,妈妈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以下七件事情:
一、避免产后立即大鱼大肉
产后初期,消化系统尚未恢复正常,因此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和面条等,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导致便秘。
二、避免只吃肉不吃菜
很多地方的风俗认为坐月子时不能吃蔬菜、水果,这是误区。产后妈妈需要叶绿素、维生素K和膳食纤维,这些都需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不吃蔬菜可能导致母乳中的宝宝出现脑出血,妈妈也容易出现便秘。
三、避免长时间卧床
产后初期,凝血功能较强,有助于避免产后出血。但妈妈应适当走动,避免血栓,严重的血栓可能危及生命。
四、避免不吃盐
产后妈妈可以吃盐,但应少量摄入,每天约5克即可。因为产后会大量出汗,不吃盐会导致妈妈乏力。
五、避免全身裹得严严实实
特别是在夏季,妈妈应避免过度保暖,只需避免直接吹风,热时可以适当使用空调,以防捂热综合征。
六、避免长时间抱孩子
产后身体尚未恢复,长时间抱孩子容易受伤,甚至加重产后腹直肌分离或盆底肌松弛。
七、避免弯腰搬重物
搬重物时会用到腰部力量,这会影响子宫恢复,严重时可能导致漏尿甚至子宫脱垂。
因此,在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妈妈们要特别注意避免上述行为,合理休息,均衡饮食,适当活动,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坐月子是30天?42天还是56天?妇产科医生:搞错时间很坑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