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色后的内容:
张锡纯的医学实践经验,源自他亲自试验并屡试屡效的多种案例。他的著作《医学中衷参西录》被医界广泛采纳,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因此被后人赞誉为“第一可法之书”。
张锡纯的用药经验,特别是针对中药三七的,被详细记录在《医学中衷参西录》中。三七,作为一种止血化瘀止痛的良药,不仅可内服,也可外用,而张锡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药用价值,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三七味苦微甘,性平,具有化瘀血而不伤新血,止血理血止痛等多重功效。它尤其适用于治疗心下疼痛、女性癥瘕、月经不通、外伤出血或二便出血以及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的疼痛等症。
张锡纯通过亲身试验,发现了三七的“殊异功能”。在原有的药用价值上,他进一步发挥了三七的最大效用。以下是两个具体的例子:
1. 三七可托毒化疮、消肿止痛。对于无名肿块疼痛,凡疮毒在于骨者,张锡纯都用三七托毒外出,取得了显著疗效。
张锡纯的腮肿疼痛,使他发现了三七的这一特殊功能。他因夜卧时不慎感热受风,出现了右腮肿痛(类同颌骨骨髓炎)。服用其他中药后效果不佳,张氏想起了曾经治愈的一个案例,患者右腿环跳穴处出现肿块,按之微硬,皮色不变,继则渐觉肿处骨疼。张锡纯认为患者疼痛部位正当骨缝,且患者觉得骨中疼痛,一定是骨缝中有瘀血,于是用三七细末托骨中之毒外出,先解除骨疼的症状,服用数日之后,肿处疮顶破溃,流出脓水,遂内服生肌排脓汤药,破溃处结痂而愈。张氏恍悟,自己的腮肿疼得连骨,遂服用三七末几次,肿消疼止。
2. 三七为吐血要药。张锡纯认为,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所以被称为止血要药。如果强行止血导致血瘀经络继成血痹虚劳,可用三七内服化解。
曾有一例男性患者,大便出血严重,西医注射止血针药之后,强行将血止住了,但血止之后,有月余不能起床,且身体酸软,饮食减少。张锡纯认为,患者注射的止血针收缩血管之力较大,但止血之后还应该急服化瘀血的药,这样才不至于血不归经,而凝结于经络之间,患生它病。因医者只知道止血而不知道化血,所以久积必成劳疾。张锡纯嘱其日用三七细末三钱,空心时分两次服下,服用3次后,大便下瘀血若干,色紫黑,而后每次排便必有瘀血随下,直到瘀血散尽,大便颜色恢复正常才停药。经过这个案例,张氏认为,三七一味可代《金匮要略》之下瘀血汤,且比下淤血汤更稳妥。
张锡纯的这些发现和经验,不仅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中医泰斗张锡纯:三七有“殊异功能”,如何发挥它的最大药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