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冬季宝宝皮肤干燥起皮、出疹,家长如何区分湿疹和热疹?

科普|冬季宝宝皮肤干燥起皮、出疹,家长如何区分湿疹和热疹?

廉予涵 2024-11-21 家庭养生 1000 次浏览 0个评论

冬季,许多小朋友都被病毒侵袭,妈妈们严阵以待,对抗孩子的高烧、腹泻、流涕、咳嗽等各种症状。然而,除了这些疾病,冬季还有一种疾病妈妈们时常忽略,那就是皮肤问题。在冬季,孩子们的皮肤特别需要我们的关注与呵护。

冬季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皮肤病?又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01

冬天孩子皮肤干燥怎么办?

了解对策之前,我们先明白为什么冬天,很多孩子的皮肤更为干燥?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的皮肤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真皮层血管网负责供应大部分表皮的水份和营养,而完整的表皮和皮肤表面的水脂膜能够阻止水份的过度蒸发,保持皮肤一定的含水量。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出汗减少,皮肤脂质分泌量降低;再加上皮脂粘滞度增加,难以布满皮肤表面。这样一来,皮肤屏障受损,天然保湿因子流失,水份蒸发过多,就会有皮肤干燥和紧绷感。

02

冬季儿童常见的皮肤问题

① 干燥性湿疹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湿疹似乎只是夏季高发的皮肤病,大多数人或许想不到冬天也有湿疹,而且是一种缺水性湿疹——干燥性湿疹。干燥性湿疹,又名裂纹状湿疹、乏脂性湿疹。冬季皮肤水份缺失很容易诱发干燥性湿疹,而且会反复发作。孩子如果得了干燥性湿疹,常常会因瘙痒难耐而将皮肤抓得伤痕累累,往往在夜晚睡觉时也忍不住抓挠,影响正常睡眠。

预防干燥性湿疹,最重要的就是保湿,避免对孩子的皮肤过度清洁,洗澡不要过于频繁,不要让孩子使用清洁力强的肥皂,会刺激皮肤。孩子洗完澡或洗完脸后,最好在3分钟内涂上保湿产品,把水份锁在皮肤。如果孩子已经患上干燥性湿疹,切忌让孩子来回挠抓,引起更多的感染,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② 手脚干燥皲裂

手脚皲裂一般表现为手、足部皮肤干燥,增厚,还有脱皮的现象。孩子手脚部的皮肤在顺皮纹的方向会出现一些裂口,深浅、长短不一,经常还伴随有出血和触痛。

孩子每次洗完手或脚后,应及时为孩子涂上润肤霜。带孩子在户外玩耍时,要注意给孩子擦上护手霜,冬天要戴好手套,避免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缺乏维生素A也会导致皮肤干燥,可以多给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猪肝、黄豆、花生等。

③ 鼻子擦脱皮

一到冬天,孩子总是鼻子下面的皮肤发红、脱皮。大都因为皮肤受鼻涕和摩擦刺激。孩子流鼻涕时,鼻子下面的皮肤发红是由于擦鼻涕时对皮肤造成损伤以及鼻涕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对皮肤的刺激所致。

经常用水清洗,清洗完后要在鼻子下方涂抹润肤油,将鼻涕和皮肤隔离开,避免鼻涕对皮肤的刺激。擦鼻涕的纸巾或手绢要干净、柔软,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如果皮肤发红,可以外用金霉素眼膏,严重时可以外用副作用较小的糖皮质激素。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老流鼻涕是不正常的,可能是感冒了或患有鼻炎、鼻窦炎,不能任其发展,要及时就医,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④ 生冻疮

冻疮的典型表现是手脚冰冷,并在手指、手掌侧缘、足趾、足跟、足外侧缘或耳廓等部位出现一块块紫红色水肿性斑块,自觉瘙痒、灼热或疼痛,受热后瘙痒加剧。严重时表面会出现水疱或血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或疤痕。

冻疮的发生与遗传相关,具有体质的易感性;孩子手套、鞋或袜子湿了没有及时更换,或衣服、鞋太紧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时,也容易诱发冻疮。

出门前检查孩子的帽子及手套是否戴好,同时要摸一摸孩子的内衣、鞋垫及袜子是否潮湿,湿了要及时更换。孩子的衣服要宽松一些,过紧的衣服会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冻疮。在外玩耍的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下雪天或室外温度低于0℃时更要注意。如果局部皮肤破溃则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可以外用一些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科普|冬季宝宝皮肤干燥起皮、出疹,家长如何区分湿疹和热疹?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