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绵,空气几乎能拧出水来,平日里神采飞扬的张阿姨此刻却觉得整个人晕乎乎的,精神疲倦,身体笨重不想动,吃东西也索然无味,大便总有不干净的感觉。老伴看着张阿姨这无精打采的“瘟鸡样”,担心她是否得了什么重病,催促阿姨去看医生。
阿姨去了人民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包括抽血、B超、拍胸片、心电图等,医生检查后却告诉她一切正常,不需要吃药。阿姨回家后,家人对此议论纷纷。老伴担心医生是否敷衍了事,女儿则质疑那么多不舒服却被告知没问题,难道医生是睁眼瞎吗?
最后,老伴决定第二天陪阿姨去中医院找医生再看看。第二天,老俩口来到中医院,挂了个专家号,把情况向医生介绍,并拿出人民医院的检查结果。专家仔细把脉,查看舌头后,笑着说:“湿气重,湿困脾胃,服点健脾祛湿的中药就可以了。”
张阿姨服用了老中医开的中药后,很快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这也让人深刻体会到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是完全不同的。
从西医的角度看,疾病是由细菌、病毒入侵人体,或者机体细胞发生改变等原因造成的,这些病变都可以通过医学仪器检查出来。如果仪器检查没有问题,西医通常不会干预。
而中医认为,疾病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导致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治疗疾病时,中医会采取辨证论治、调理阴阳的方法。中医是治证而非治病,“有是证,用是药”。
从中医的角度看,导致机体得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各自有不同的性质和致病表现。其中,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从而导致头晕、精神倦怠。湿性重浊,使人感觉身体笨重,头重,中医有“头重如裹”的说法。湿性粘滞、趋下,会导致病程缠绵,湿邪容易停留在身体的偏下方位置。比如湿滞脾胃,会出现腹部饱胀、胃口差、消化不良;湿滞大肠,会导致大便粘腻不爽、大便不净感;湿滞关节,会出现关节屈伸不利、肿胀疼痛;湿滞肌肉则会出现肌肉酸痛、下肢水肿。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主要靠脾的运输,输布到肺,通过肺的通调水道作用再下输于肾,存于膀胱,在一定的条件下排出体外。水湿的代谢,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而脾胃是人体运化水湿的最重要枢纽。当脾虚时,水液就不能正常地输布,容易出现湿气内困的现象。
湿邪喜欢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与寒邪合病则成为寒湿,与热邪合病则成为湿热,与暑邪合病则成为暑湿,遇风邪则成为风湿。湿邪停留在身体那个部位,就会出现那个部位的症状,湿邪致病千变万化,症状多端。
南方地区由于水土和气候原因,人体内最容易困湿。如果体质是属于脾虚型的,更会常常出现湿重的表现。因此,治疗上不仅要采用祛湿、利湿、渗湿、燥湿、化湿的方法,还要注重健脾、补肾、清肺。
脾虚湿重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注意,及时调理,减少湿气停留的机会。比如,要尽量避免在潮湿的地方长期生活,夏天雨水多时要及时带雨衣、雨伞,避免淋雨。衣服淋湿后要及时更换,洗头后要尽快吹干头发,洗澡后要擦干身体再穿衣服,尽量避免外湿入侵。
饮食上要避免肥甘厚味的食品和冷饮。中医讲肥甘厚味容易生湿,冷冻食品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影响脾胃运化。所以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太肥太甜食品,夏天少吃冰冻西瓜、雪糕等,避免湿从体内生。
脾虚与湿重是一对好姐妹,脾虚往往容易困湿,祛湿一定要兼顾健脾,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平时多使用一些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品,比如薏苡仁、炒白扁豆、赤小豆、芡实、淮山、茯苓等,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湿邪就存在我们身边,我们要认识湿邪,避免湿邪入侵,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生活。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无“湿”一身轻,老中医支妙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