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是公众极为关注的话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常有人因不了解具体需求而陷入误区。中医强调“肾为先天之本”,在滋补前,必须明确肾虚的具体类型,因为肾阴虚与肾阳虚虽同为肾虚,但治疗方法大相径庭。例如,阴虚者若误服补阳药物,可能加重上火症状;而阳虚者若误服补阴药物,则可能加重畏寒感。因此,补肾前务必明确自己的肾虚类型,再采取相应措施。
临床上,许多患者可能存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中医理论认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相生,相互制约,故一种虚损往往伴随着另一种虚损,导致如怕冷、肢体不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手足心热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介绍了一个具有阴阳双补功效的小方子——双补丸。
双补丸源自宋朝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其主要功效是阴阳双补、滋补肾精、强壮肝肾。可用于治疗因肾精不足、肾水涸燥导致的咽干多渴、耳鸣头晕、目视昏花等症状,也可治疗因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痛、四肢不温、酸软无力、少腹拘急冷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痿早泄等症状。
双补丸的药物组成包括菟丝子和五味子,将这两味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即为双补丸。汤剂的参考剂量为菟丝子和五味子。虽仅两味中药,却体现了中医理论中的精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在服用双补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体质强壮者不宜进补,邪气盛者需慎用。
- 辨别虚证时,需明确真假。
- 脾胃素虚者应先调理脾胃,或在方中加入健脾和胃、理气消导的药物。
- 服药时间宜在饭前或空腹。
方剂中,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养肾阴、补肾宁心的功效,主要归肾经,可以滋补肾阴。同时,五味子收敛固涩的能力也较强,有助于防止阳气外泄,从而在补阴的同时稳定阳气,体现了“阴中求阳”的思想。而菟丝子性味甘平,归肝、肾、脾经,偏于补益肾阳,同时又能养肝明目。在补肾阳的同时,又通过养肝血来间接地滋养肾阴,体现了“阳中求阴”的思想。
在日常饮食调理和养生保健方面,也可以应用“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的观点。例如,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具有滋阴或温阳作用的食物进行搭配食用;根据体质不同,对于体质偏寒者,适当补充温性食物,同时搭配滋阴润燥的食物;对于体质偏热者,多食用滋阴清热的食物,同时适量摄入温性食物,以调和体内阴阳。
总之,补肾时务必明确肾虚类型,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而双补丸作为一种具有阴阳双补功效的药物,在治疗肾精不足、肾阳不足等症状时,展现了中医理论的精髓,值得推广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两味药,补肾效果好,补真精,强肝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