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之火汇于肺!三味药小方子,止肺咳、清肺热、泄肺火

一身之火汇于肺!三味药小方子,止肺咳、清肺热、泄肺火

苗宜华 2024-11-26 花茶养生 291 次浏览 0个评论

润色后的内容

对于我们这些热衷于中医养生、对中医学怀有浓厚兴趣的中国人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但今天,我想从其中抽取出“肺为储火之器”这一观念,稍作改动,与大家分享。

为何如此断言?皆因我的肺对火热之邪极为敏感。一身的火热之邪,皆可能波及肺脏,带来一系列问题。

让我通过一个亲身经历来详述。

请看这张图片...

一身之火汇于肺!三味药小方子,止肺咳、清肺热、泄肺火

六年前,我接待了一位五十五岁的机关干部。他因一个怪病前来就诊。这个怪病就是下午四五点钟时,身体总是发热,特别是下午四五点钟最为明显。他自己很注重养生,认为这是一种问题,所以来找我。

我询问他是否感到热,他确实感觉热,于是我让他按下去,结果发现按下去并不热。我告诉他,这种热其实是肺中的火热之邪引起的。

除了下午发热,他还经常咳嗽,有慢性气管炎。我注意到他的舌头红,苔黄,脉象细数,这些症状都是肺中有伏热的典型表现。

我告诉他,先不治疗发热,而是先治疗咳嗽和气管炎。因为发热其实是气管炎引起的,鼻子干也与之有关。我给他开了泻白散加减的药方,服用四剂后,咳嗽症状明显缓解,皮肤发热的现象也开始消失。

这位患者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肺中有伏热的典型表现。肺中的伏热主要症状为咳嗽、皮肤发热,特别是下午更为严重。此外,这类人舌红苔黄,脉象细数。肺作为娇脏,受到火热之邪的侵袭时,会导致多种症状,如咳嗽、皮肤发热、鼻干、咽干等。

“伏热”这一概念中的“伏”字,代表着潜伏、潜藏、不明显。这意味着肺中的这种热虽然不严重,但持续存在,不易清除,且对人的津液伤害不是特别明显。与一些肺有实热的人有所不同。

面对这种情况,医家通常会首先想到泻白散这一药方。其基本配伍是地骨皮、桑白皮各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桑白皮能清肺热、泻肺气、平咳喘,地骨皮则能清肺热、滋肾阴。通常在使用时,会配合大米粥一起服用,因为米粥和甘草能够养胃,固护脾土,确保津液化源充足,从而达到培土生金的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肺热,尺泽穴和大椎穴是较好的选择。尺泽穴能调上焦气血,清肺热,泄肺火,降逆止咳。大椎穴能“泄胸中之热”。如果能搭配运用照海穴,效果更佳。

这张图片...

一身之火汇于肺!三味药小方子,止肺咳、清肺热、泄肺火

肺,犹如一个水库,需要保持湿润,一旦受热,就如同水库起火,引发全身问题。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肺的健康,避免火热之邪的侵袭。

这张图片...

一身之火汇于肺!三味药小方子,止肺咳、清肺热、泄肺火

这张图片...

一身之火汇于肺!三味药小方子,止肺咳、清肺热、泄肺火

肺,作为我们身体中的“储火之气”,一旦受到不同原因引起的火热之邪的侵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将是日后我要深入探讨的话题。但在此,我希望你能明白,对于肺热,尺泽穴和大椎穴是不错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一身之火汇于肺!三味药小方子,止肺咳、清肺热、泄肺火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