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月经,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标志。正常的月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月经周期: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算起,到下一次月经第一天为止,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周期为21-35天,平均约28天。每个人的周期可能略有不同,但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规律。
- 经期: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经期,一般持续2-8天,平均4-6天。
- 经量:每次月经的出血总量称为经量。正常经量约为20-60ml。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属于异常情况。
月经推迟的情况
- 若正常月经周期推后7天以上,即为月经推迟,中医称之为“月经后期”。有时还可能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首先要排除妊娠的可能性。
- 可以通过自测基础体温、月经期查性激素六项、月经干净后一周内查B超等方式,帮助诊断月经推迟的原因。
- 若月经3~5个月一行且伴月经量少者,临床称为月经稀少,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高雄激素、高泌乳素、高胰岛素血症等问题,并结合B超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
治疗与调理
月经推迟在中医看来,有虚实之分。虚者需补肾、补血,实者需泻实、温寒、化痰、行气,调理冲任、疏通胞脉以调经。
- 肾虚: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气短,腰膝酸软,性欲淡漠,小腹隐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治疗常用当归地黄饮加减,加入补肾温阳药物。
- 血虚:经期延后,量少,色淡;月经期小腹绵绵作痛,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苔薄。治疗常用大补元煎加减,若脾虚可加健脾药物,怕冷则加温补肾阳药物。
- 血寒:分为虚寒和实寒。虚寒者月经推迟,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暖喜按;腰膝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实寒者月经推迟,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暗红,苔白。治疗常用温经汤或艾附暖宫丸,腹痛严重可加止痛药。
- 气滞:月经推迟,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胀满,经前胸胁乳房胀痛不适,情绪抑郁,舌质黯,苔白。治疗常用乌药汤加活血理气药物。
生活建议
月经总是推迟来潮的朋友,平时生活中需特别注意避免受凉、熬夜、节食和情绪波动大。饮食方面,经前可适当饮用佛手、五指毛桃、鸡血藤煲猪骨,以疏肝补气活血;经后可食用当归淮山枸杞蒸鸡肉,以健脾养阴补血。
希望以上信息能为您提供帮助,欢迎关注并转发给需要的朋友们!
@孙博士聊健康 @快问中医 @头条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非正常的姨妈之(四)——月经推迟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